-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胶体硅问题的研讨
中国电力网 2007 年 11 月 30 日 16:50 来源: 点击直达中国电力社区
摘 要 20 世纪 70 年代,曾对胶体硅问题进行过大量的研究,但此问题近来在有些电
厂重新出现。 另外, 在新电厂的设计中, 时常因为胶体硅含量超过标准, 而设置预处理设备。
经过研究,认为:原来的胶体硅定义和测定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本文对胶体硅
的定义、测定方法、发生的原因、检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火力发电厂胶体硅问题的方
向。
1. 问题的提出
胶体硅问题, 在 70 年代初期, 曾进行过大量的研究, 提出了测定方法、 处理方式以及运行与
设计标准,因此, 80 年代以后,基本上解决了火力发电厂的胶体硅问题。但是,由于对胶体
硅的定义不够准确以及测定方法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造成了下列问题的发生:
1) 有的电厂,在运行中,有时出现胶体硅的问题,从锅炉补给水中又无法查出胶体硅的来
源,此现象时隐时现;
2 ) 在新电厂的设计中,有时为了原水胶体硅一项指标比较高,而必须采用混凝—澄清设备
或直流凝聚,甚至于出现对井水,为了去除胶体硅而要求采用混凝的情况;
3 ) 有的电厂由于胶体硅问题长期无法解决,造成蒸汽品质恶化,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
4 ) 为此,我们对火力发电厂出现的胶体硅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现对胶体硅的定义
和检测、测定方法,提出一些看法,与水处理工作者共同研讨。
2. 天然水中粒子的分类
2.1 宏观分析
从宏观上看,水中的粒子可以分为固体颗粒、胶体和溶解的离子三种。
2.2 天然水中的悬浮颗粒 [1]
对水中的粒子,按照其粒径的大小,可以进一步细分如下:
名称 粒子直径, m
粗砂砾 2 × 10-3
细砂砾 1 ~2 ×10-3
粗砂 0.5 ~ 1×10-3
中砂 2.5 ~5 ×10-4
细砂 1 ~2.5 ×10-4
极细砂 5 ~ 10×10-5
泥砂 1 ~5 ×10-5
细泥砂 5 ~ 10×10-6
黏土 1 ~5 ×10-6
细黏土 1 ~ 10×10-7
胶状黏土 1 × 10-7
2.3 按分散相颗粒大小分类 [2]
对液体中的分散相颗粒,按粒径的大小可分为:
⑴粗分散系统(悬浊液、乳状液)
粗分散系统包括:粒径大于 10-7 m的颗粒。其主要特征为:不能通过过滤的方法使颗粒与液
体分离。在普通显微镜下可以看见颗粒。
⑵胶体分散系统(溶胶)
胶体分散粒子的粒径在 10-9 ~ 10-7 m之间。其主要特征为:颗粒能通过滤纸,但不能通过半
透膜,即不能用过滤方法使颗粒与液体分离;在液体中扩散很慢。在超显微镜下可以分辨。
⑶分子与离子
分子与离子的粒径在 10-9 m 以下。其主要特征为:颗粒能通过滤纸和半透膜,在液体中扩散
很快。在超显微镜下是不可见的。
2.4 1972 年热工所对水中硅化合物的分类 [3]
⑴呈分子、离子状态的硅酸化合物:
这种形态的硅酸化合物,溶解于水中,其微粒大小在 1 纳米以下,呈真实溶液,在某些条件
发生变化时,较易转变形态。
天然水中溶有这种硅酸化合物, 是因为天然水中与硅酸盐岩石接触的结果。 硅酸是很弱的酸,
其溶解度又极小,故它很容易从硅酸盐中被其他酸(即使很弱的碳酸)排代出来,从而导致
天然水溶解有分子、离子状态的硅酸化合物。
溶解在水中最简单的硅酸化合物是正硅酸。正硅酸 H4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