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产业知识讲座.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聚酯基础知识 化学纤维概述 化纤的发展是从纤维素纤维开始的,1846年德国人肖拜(Sch?nbein)制成硝酸纤维素用于火药。1883年英国人斯温(Swan)制成了第一根人造纤维——硝酸纤维。同年法国人卡道奈(Chardonnet)获得了用硝酸纤维制造人造纤维的专利,并于1891开设了日产50kg的工厂。1891年英国人克鲁士(Cross)和贝文(Bevan)发明了粘胶纤维,并于1909年正式设厂投入工业化生产。合成纤维从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生产,最初工业化的是锦纶,到50年代,睛纶、维纶、涤纶、丙纶才相继投入工业化生产。 粘胶纤维由于原料充分,取用方便,在相当长时间里一直是化学纤维的主要品种。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石油化工工业蓬勃发展,为合成纤维生产提供了大量廉价原料,同时由于合成纤维性能优良,既能民用又能为工业和国防所应用,使合成纤维获得了惊人的发展,产量超过了粘胶纤维。到目前,合成纤维已超过人纤和棉花、羊毛、蚕丝等天然纤维的总和,占到纤维总量的60%以上。 我国化学纤维的发展 化纤工业是我国的一个新兴产业,60年代初开始用自己的技术重点发展粘胶,同时引进维纶生产技术。70年代随着石油化工的兴起,通过引进技术建设了一批石油化工和合成纤维基地。80年代改革开放后,通过大力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推动了化纤产业的发展。90年代到现在,随着投资放开民营资本大量涌入,我国化纤产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化纤生产国。 我国是服装生产大国,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04年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生产了8621.64亿米布、3475.44亿件服装。相当于每天生产 7983万米布、3218万件服装。 中国是纺织品出口主要国家,在国际市场份额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2004年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总值达950.94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总值的16.03%。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数量的增加,大大扩大了化纤的消费市场。 2004年我国的化纤产量统计 单位:万吨 产 品 名 称 04年12月底累计 03年同期累计 比去年同期增减% 所占比重 化学纤维 1424.54 1184.25 20.29 100% 粘胶纤维 96.61 83.23 16.08 6.78% 合成纤维 1313.96 1087.52 20.82 92.24% 涤纶 1138.05 926.76 22.80 79.89% 其中 短纤 434.74 353.93 22.83 38.2%(涤纶中比重) 长纤 703.31 572.83 22.79 61.8%(涤纶中比重) 锦纶 66.83 58.18 14.87 4.69% 腈纶 66.20 62.84 5.35 4.65% 维纶 3.51 3.16 10.80 0.25% 丙纶 27.58 27.69 -0.40 1.94% 涤纶的特性 1、 外观呈乳白色,添加增白剂可得纯白色。利用原液着色法、母粒着色法或色粉注射法可制成有色丝; 2、?依所用原料切片品种不同可制成超有光纤维(不含TiO2)有光纤维(含0.1%TiO2)、半消光纤维(含0.3~0.5%TiO2)及全消光纤维(含2.5%TiO2); 3、?依纺丝是所用喷丝板孔径、孔形之不同可制成不同粗细、不同截面形状的纤维,也可在同一块喷丝板上制成异纤度、异形的混纤丝; 4、?密度为1.38~1.40g/cm3,在合成纤维中最高(锦纶1.14、腈纶1.14~1.17、丙纶0.9),与天然纤维接近(棉1.54、蚕丝1.33~1.45、羊毛1.32、麻1.5),因此其织物悬垂性好; 5、?20℃,RH65%时回潮率为0.4%~0.5%,当RH100%时也仅有0.6%~0.8%。20℃,RH65%时回潮率锦纶为3.5%~5.0%、腈纶为1.2%~2.0%。因此相对来说有易洗快干特性,但也易积聚静电造成吸尘污染; 6、?初始模量高,耐变形、尺寸稳定性好,在纺织纤维中弹性恢复率最高,织物挺括,具免熨性; 7、? 耐热性好,在现有纺织化纤中具有最高熔点(约260℃); 8、? 耐光性好,优于锦纶和丙纶,稍次于腈纶; 9、?化学稳定性好,在室温下耐稀酸、稀碱,对过氧化氢、次氯酸

文档评论(0)

bsy123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