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文人以砚作铭寓意深刻.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古今文人以砚作铭寓意深刻 砚铭,即刻在砚底、砚头、砚盖或砚身四侧或其他空余部分的一种可长可短、亦诗亦文的自由文体。自西周始,文人墨客就喜欢在砚台上镌刻格言、诗句、警句等内容借以表达自己的心声,奉其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可时时劝勉自己要躬身力行。 褚遂良以砚比喻品德 润比德,式以万,绕玉池,注天湟,永年宝之斯为良。这是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的砚铭。他得到这方端州(今广东肇庆市)石渠砚后,喜不自胜,便刊此砚铭。在抒发获此宝砚时亢奋、喜悦心情的同时,作者还以砚的质地、形状喻人品,即以砚质的细润无瑕和形制的方方正正来比喻一个人应该具备的优秀品德。又因砚的雕刻研磨工夫属于上乘、造型独特、美观大方,所以砚主把它当作宝贝一样看待。 苏东坡以砚抒发情怀 尔本无名,托乎云水,云尽水穷,唯一坚粹。”这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一则砚铭。他被贬黄州时,得端州马肝石一块,制成砚台,命名紫云端,并精工刻于砚上。紫云端,典出唐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在唐代,端砚以紫色者为世人所重,得之如获至宝。唐代李肇《国史补》日:端州紫云砚,天下无贵贱之分。就是说,只要是紫云砚,都弥足珍贵,没有孰贵孰贱之分。至于李贺、苏拭把石喻云,是因凿石工匠作业于岩洞,踏的是水中天,水面如天幕,凿石就如割云。作者颂砚之意不在砚,在于抒发孤寂情怀,表明自己坚韧、刚烈的性格:你本来就是个凡夫俗子,无名小卒。靠自己的努力、师友的帮助才有了一点小名声。现在,朝中奸佞嫉妒,想方设法攻击诬陷;仰慕之人又分道扬镰,自己贬滴异地。即使这样,我也绝不卑躬屈膝,与他们同流合污! 了了数字,十分鲜明地表现出词人不屑与奸佞为伍、清操自守、坚贞不阿的性格。 岳飞以砚托物言志 持坚守白,不磷不淄。这短短的8个宇,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以行书为自己的端砚所题的铭文。此砚铭看似简单,实则蕴涵丰厚。砚铭典出《论语·阳货》: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表面看来,好像在说端砚石质坚实、细润,研磨时容易发墨,自身却不损伤,实际上是作者在托物言志。在砚主生活的南宋,奸党佞臣把持朝政,阻挠主战派抗金。以收复失地为己任的岳飞,托砚之属性以言心志:坚持着自己抗战的主张,再大的磨难也矢志不渝。牢固地守着自身的清白,罗织再多的罪名,也绝不能改变我报国的精忠之心。表现出他的铮铮铁骨和坚贞气节. 文天祥以砚坚心守道 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这是南宋末抗元名相文天祥的砚铭。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文天祥得到了抗金英雄岳飞的这方宝砚。他睹物思人,心大悲戚。伤感之余,用草书在另一处雕此铭文。其意思是,这台名贵的端砚虽然不是铁,但它坚硬无比,永远不会被磨穿;我的心虽然不是这砚石,但却跟他一样坚强。好好地保护它,时时不离。那么,坚韧顽强的思想品德也就具各了。守之,明说砚台,暗指岳飞的精神品质,表明自己要像岳飞那样赤胆为民,忠心报国。故后来他卖尽家产,募兵抗元,身陷囹圄。面对故人的威逼引诱,他无动于衷,誓死不降,最后慷慨就义。此砚铭是他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真实写照。 ?刘基以砚勉励于孙 端山片石,玉质金声。蟾斑拼超,鸽眼罗生。坚刚可百世守,子孙可耐久耕。染厥翰兮昭文明,润厥色兮兆太平。明代开国功臣、文称一代的刘基,砚铭很多,此是其一。作者先述砚质之奇: 一块小小的端山之石,却有着玉的质地; 轻轻地敲击,竟发出金属的声响。此处应做说明: 据《国史补》载,砚以扣之无声磨墨无声者为佳。砚主却一反常论,以其有金之声而独喜。接说砚状之异:砚上有两颗像赡赊身上的小疙瘩一样的斑点,还有一些鶋鸽眼。从砚铭的描述看,这是一方端州紫云砚。鶋鸽眼本是石上的青筋,应该说是石病 (不纯净)。但自唐代始,人们偏偏宝视之。原因在于其点如碧玉晶莹(唐代吴淑《砚赋》);沉水观之,若有萍藻浮动其中……(清代朱彝《曝书亭集》)。犹今之水晶,本是通体晶莹、一无杂质者为佳,偏有人珍视其内杂质多而构成某种物状者。最后由端砚的质奇形美,引发勉励之语:子孙们要百世相传,勤于笔耕,染翰挥毫,以昭文明。 黄宗羲以砚无愧古人 清著名思想家、历史学家、清朝三大儒之一的黄宗羲和其弟宗炎平生均好砚收藏的砚台中有不少名品。他曾以墨作铭用来阐明自己写作的立场:不要为报酬而作文不要代人作文不要为当权的达官贵人作文。宁愿这样不被人喜欢但这样也许可以不愧对古人。原文为:毋酬应而作毋代人而作毋因时贵而作。宁不为人之所喜庶几对古人而不怍. 于右任以砚养家糊口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有一万砖砚,砚铭曰: 我生无田食破砚。靠一砖砚来挣钱养家糊口,可见老先生两袖清风,勤奋笔耕的精神。铭文虽只陈事,却是发人深省的自勉之语。 费新我以砚练笔不缀 历经沧桑不计年,风风雨雨炼冥顽。一朝慧眼识真趣,常伴笔墨待窗前。”这是著名书法家费新我的砚铭。先讲述了自己几十年来无论事

文档评论(0)

hkfgmn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