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一章 绪论第1 2 3节.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Fundation of Geodesy 大 地 测 量 学 基 础 * 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性质 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开课对象:测绘专业学生。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点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的需要,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删除了陈旧过时的内容,增添了大量的新理论、新技术,内容广泛。如地球重力学、实用天文学、椭球大地测量学、控制测量学、大地坐标系的建立与变换等相关内容。内容广难深,授课课时短等特点。 * 本课程的教学安排与要求 教学时间:共13周,总学时48学时。 教学形式:以上课为主,包括课外讨论、上机计算、课间与课外实习、课堂练习等。加强课外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本课程的重要参考文献 1)《地球形状与地球重力场》宁津生等编 2)《椭球大地测量学》陈建等编 3)《大地坐标系的建立》朱华统编 4)《应用大地测量学》陈建等编 * 第一章 绪 论 * 第一章 绪 论 §1 大地测量学的定义和作用 §2 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体系和内容 §3 大地测量学的发展简史及展望 * §1大地测量学的定义和作用 1.1大地测量学的定义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参考系中,测量和描绘地球形状及其重力场并监测其变化,为人类活动提供地球空间信息的一门学科。 经典大地测量:地球刚体不变、均匀旋转椭球体;在一定范围内测绘地球,研究其形状、大小及其外部重力场。范围小,不适动态监测。 现代大地测量:空间测绘技术(人造地球卫星、空间探测器),空间大地测量为特征,范围大。 1.2大地测量学的作用 大地测量学是一切测绘科学技术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决定性的基础保证作用。如交通運輸、工程建設、土地管理、城市建設等 大地测量学在防灾,减灾,救灾及环境监测、评价与保护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如地震、山体滑坡、交通事故等的監測與救援。 大地测量是发展空间技术和国防建设的重要保障。如:卫星、导弹、航天飞机、宇宙探测器等发射、制导、跟踪、返回工作都需要大地测量作保证。 * §2大地测量学基本体系和内容 2.1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体系 应用大地测量、椭球大地测量、天文大地测量、大地重力测量、测量平差 等;新分支: 海样大地测量、行星大地测量、卫星大地测量、地球动力学、惯性大地测量。大地测量的基本体系概括为以下三个分支: 几何大地测量学(即天文大地测量学) 基本任务:是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确定地面点的几何位置。 主要内容:国家大地测量控制网(包括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建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精密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水准测量;地球椭球数学性质,椭球面上测量计算,椭球数学投影变换以及地球椭球几何参数的数学模型等。 * 物理大地测量学:即理论大地测量学 基本任务:是用物理方法(重力测量)确定地球形状及其外部重力场。 主要内容:包括位理论,地球重力场,重力测量及其归算,推求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的理论与方法。 空间大地测量学: 主要研究以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他空间探测器为代表的空间大地测量的理论、技术与方法。 * 2.2 大地测量学的基本内容 确定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研究地壳形变(包括垂直升降及水平位移),测定极移以及海洋水面地形及其变化等。 研究月球及太阳系行星的形状及重力场。 建立和维持国家和全球的测绘基准、坐标系统(天文大地水平控制网、工程控制网和精密水准网以及海洋大地控制网),以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 研究为获得高精度测量成果的仪器和技术方法。研究地球表面向椭球面或平面的投影数学变换及有关大地测量计算。 研究大规模、高精度和多类别的地面网、空间网的数据处理的理论和方法,测量数据库建立及应用等。 * 现代大地测量的特征: ⑴ 研究范围大(全球:如地球两极、海洋) ⑵ 从静态到动态,从地球内部结构到动力过程。 ⑶ 观测精度越高,相对精度达到10-8~10-9,绝对精度可到达毫米。 ⑷ 测量与数据处理周期短,但数据处理越来越复杂。 * §3大地测量学发展简史及展望 3.1大地测量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阶段:地球圆球阶段 从远古至17世纪,人们用天文方法得到地面上同一子午线上两点的纬度差,用大地法得到对应的子午圈弧长,从而推得地球半径(弧度测量 ) 第二阶段:地球椭球阶段 从17世纪至19世纪下半叶,在这将近200年期间,人们把地球作为圆球的认识推进到向两极略扁的椭球。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