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俄罗斯文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白银时代文学(1890—1917) 白银时代(17年-130年)屋大维死后的一百年间,史称罗马文学的“白银时代”。 俄罗斯文学史上的白银时代特指沙俄帝国政权与苏维埃政权交接的间歇时期 经济上落后、政治上反动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国内充满尖锐复杂的矛盾。处于饥寒交迫之中的人民再也无法忍受沉重的压迫,群众斗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象征主义通常分“老派”和“新派” “老派”:寻找法国象征主义 勃留索夫《这是我》 康·巴尔蒙特《让我们像太阳一样》 费·索洛古勃《卑鄙的恶魔》 梅列日科夫斯基《基督和反基督》和夫人吉尔皮乌斯《紊乱的心率》 新派:把哲学和神学提升到首位 勃洛克、别雷索洛维约夫 勃洛克《美妇人集》《城市》《白雪假面》 《可怕的世界》《报应》《卡门》 阿克梅主义(1910---1917) 古米廖夫《象征主义的遗产与阿克梅主义》 和戈罗捷茨基《当代俄国诗歌中的若干流派》宣告象征主义“寿终正寝”,标志着阿克梅主义的诞生 阿赫玛托娃是阿克梅主义阵营中最有代表性的诗人 阿赫玛托娃 (1889—1968) 安娜·安德烈耶夫娜·阿赫玛托娃,原姓戈连科 父亲是一名退役海军工程师。写诗遭到父亲强烈反对,为了不“辱没”父亲的姓氏,她选择了曾祖母的姓氏――阿赫玛托娃,正是这个姓氏响彻俄罗斯整个文坛,而非“戈连科”。 婚姻 1910年阿赫玛托娃与古米廖夫结婚,结束了长达6年的马拉松式恋爱。然而婚姻只是走向不幸的开始。 正如阿赫玛托娃所说:“我们俩作未婚夫妻的时间太长了,我在塞瓦斯托波尔,他在巴黎,等到1910年结婚时,他的激情已经消耗殆尽了。” 婚后古米廖夫不堪家庭的束缚开始了漫长的非洲之旅。而阿赫玛托娃一头扎入了诗歌的创作中。 著作 1912年出版第一本诗集《黄昏》 1914年《念珠》出版 阿赫玛托娃早期的诗为其赢得世界声誉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以高超的诗歌艺术揭示了恋爱中的女性的微妙复杂的心理。然而其基本主题还是王子梦的破碎,赞美的是一种人世间普遍的缺憾美。 苦难 1917年阿赫玛托娃与古米廖夫离婚 十月革命成功,不少诗人、作家因不了解革命而远走异国他乡(侨民作家) 阿赫玛托娃表示“不与抛弃故土的人为伍“ 作为一名诗人,她的诗充满了公民感,正如涅克拉索夫所说:“你可以不作一名诗人,但一定要作一名公民。” 1921年前夫古米廖夫因“塔甘采夫事件”被捕枪决,她的诗充满了恐惧和忧伤 晚年 荣誉纷至沓来: 1964年阿赫玛托娃在意大利接受了“埃特纳﹒陶尔明诺”国际诗歌奖 次年英国牛津大学授予她名誉博士学位。 1966年3月这位饱经风霜的女诗人因心肌梗塞病逝,结束了她77年的坎坷历程 未来主义(1910—1917 ) 崇尚“艺术即游戏”,迷恋形式创造 主张摧毁旧世界,否认文化传统 自称是唯一艺术创作者,照亮宇宙未来的人,发出光线的新人种。 未来主义分为两大派:以И·谢维里亚宁为首的自我未来主义和以В·赫列勃尼科夫、В·马雅可夫斯基为代表的立体未来主义 马雅可夫斯基 (1893~1930 ) 1908年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为党的宣传员,曾3次被捕 1912年底,与大卫·布尔柳克等人共同发表《未来主义宣言》,收在诗集里的两首短诗《夜》、《早晨》以及后来陆续发表的一些诗作如《码头》(1912)、《城市大地狱》(1913)等,都有着鲜明的未来主义烙,出版了俄国未来派的第一本诗集《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 二、俄罗斯苏维埃文学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至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 苏维埃建立之初 1918至20年代末 30年代 1941—1945年卫国战争 反法西斯胜利—50年代末 60年代 60—80年代 1985—1991年苏联解体 苏维埃建立之初 文学领域受到党的现行政策和政治思想的影响 焦点是文学是否要“服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总速度和日常阶级斗争的需要” 1934年8月 在莫斯科召开了第一届全苏作家代表大会,选举以高尔基为主席的理事会 苏联文学走上统一发展道路,倡导社会主义现实创作方法的道路 苏维埃建立之初最有影响力的作家 高尔基(1868---1936) 早期作品:表达人民渴望自由、追求真理和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 1899---长篇小说《福马·戈尔杰耶夫》 1901---《小市民》 1901---《海燕之歌》 1902---剧本《底层》 1906---长篇小说《母亲》 1918年至20年代末 写作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表达思想:反映革命热情,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成就 马雅可夫斯基《革命颂》《向左进行曲》 绥拉菲莫维奇《铁流》 富尔曼诺夫《恰巴耶夫》又名《夏伯阳》 法捷耶夫《毁灭》 同时期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