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平面坐标系的确定原则和要素 设某边长的平均高程为HS ,平均横坐标为y0 +?y,要使该边长的投影变形小于1/40000,满足条件, 即: 五、平面坐标系的确定原则和要素 对于平坦测区,若忽略各边长的平均高程与测区平均高程之差,则有: 五、平面坐标系的确定原则和要素 将地球平均半径R = 6370km,y0 = 60km,代入上面两式,可算得: ?y = 15 km, ?y = -20 km 优点:坐标与国家坐标相接近 缺点:投影适用范围小,高斯投影的方向改化较大,应用不方便。 五、平面坐标系的确定原则和要素 3). 尽可能采用与国家坐标差异较小的坐标值。 目的:便于应用,小比例尺图的图幅一致。 做法: 1. 采用任意投影带时,起始点坐标取用 国家3度带坐标(平移),起始方位取用两国家点之间的坐标方位角。 2. 采用抵偿高程面时也类似地进行。 五、平面坐标系的确定原则和要素 抵偿坐标与国家坐标的差异主要反映在尺度上,其尺度差异可表示为: 任意投影带坐标与国家坐标的尺度差异可表示为: 最大坐标差异可表示为: 五、平面坐标系的确定原则和要素 1. 确定平面坐标系的三大要素 a). 投影面的高程; b). 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或其所在的位置; c). 起始点坐标和起始方位角。 * * 思考讨论 * 思考讨论 * 思考讨论 * 思考讨论 * 思考讨论 * 思考讨论 * 思考讨论 * 思考讨论 * 思考讨论 * 思考讨论 * 思考讨论 * 思考讨论 * 思考讨论 * 思考讨论 * 思考讨论 * 课间休息 6.5 椭球面元素归算至高斯平面 (二) 第六章 高斯投影与高斯平面直 角坐标系 方向改正的定义、大概量级 应用要求:会计算方向改正 画图说明真方位角与坐标方位角的关系 简述平面子午线收敛角的变化规律 应用要求:会计算平面子午线收敛角 思考题:已知两点的平面坐标,如何求两点标石中心间的天文方位角(叙述时,请顾及方向改正、三差改正) 请思考野外测量可以获得哪些观测值, 点的最终水平坐标和高程怎么得到? 内容回顾 确定水平坐标的流程 已知坐标 (L,B) 地面上观 测元素 布设水平 控制网 内 容 回 顾 观测 平差 大地坐标 (L,B) 推算 归算 椭球面上 的元素 水平方向 大地线长 大地方位角 平面坐标 (X,Y) 已知坐标 (X,Y) 高斯平面 的元素 归算 平差 推算 水平方向 平面距离 平面方位角 水平方向 垂直角 地面距离 天文经纬度 天文方位角 水平坐标 四、距离改正 高斯投影是一种正形投影,没有角度变形。但除中央子午线外,均存在有长度变形。将椭球面上两点间的大地线长化算为高斯投影平面上相应两点间的弦长,所加的改正,称为距离改正。 1、长度比公式 四、距离改正 正形投影长度比公式 或 由大地坐标(B,L)计算长度比的公式 由大地坐标(B,L)计算长度比的公式 由平面坐标(x,y)计算长度比的公式 由平面坐标(x,y)计算长度比的公式 由平面坐标(x,y)计算长度比的公式 长度比或长度变形(m - 1)规律 1)长度比(变形)仅与点的位置有关,与点周围的方向无关; 2)l=0或y=0,m=1,即中央子午线上的点,长度比恒等于1,长 度变形恒为0; 3)l≠0或y≠0,m1,即不在中央子午线上的点,其长度比恒 大于1,长度变形恒大于0; 4)同一纬圈上的点,该点越远离中央子午线,长度比越大,长 度变形也越大; 5)同一子午圈上的点,子午圈与赤道的交点处长度比(变形) 最大; 6)同一投影带中,分带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处长度比(变形) 最大。 2、距离改正公式 四、距离改正 2、距离改正公式 四、距离改正 2、距离改正公式 四、距离改正 2、距离改正公式 四、距离改正 2、距离改正公式 四、距离改正 (S70km,精确至0.001m,一等) (用于二等) (用于三等) 计算说明: 1)需要知道两点的平面近似坐标,可用于将平面边长D与大地线长S之间的互相转化; 2)距离改正△S量级较大,各等水平控制网一般不能忽视; 3)m 的含义。 内容小结 简述长度比或长度变形规律 距离改正的定义、大概量级 应用要求:会计算距离改正 简述将地面两点间直线距离化算为平面距离的步骤 思考题:已知两点的平面坐标,如何求两点间的大地线长 请思考野外测量可以获得哪些观测值, 点的最终水平坐标和高程怎么得到? 第六章 小结 地图投影概述 投影的意义 投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周口师范学院招聘工作人员19名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24年版)》下半部分.pdf VIP
- DB13T 5842-2023 困境未成年人风险分级干预规范.pdf VIP
- 国际消防安全系统规则( FSS Code最新版).docx VIP
- 法学概论(第五版)谷春德-全套课件.pptx
- 英语绘本PPT课件 1-6年级1. The Odd Pet 绘本.pptx VIP
- 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pdf VIP
- 钢结构吊装专项施工方案(技术方案).doc
- 中国成人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05S804: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