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鉴赏-沭阳如东中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沭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宋词鉴赏前言关于开设校本课程宋词鉴赏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张宏锋教育要着眼未来未来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学校教育必须着眼于这一时代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培养符合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有用人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的具体体现一个学校之所以具有不同于他校的特色其核心就在于它具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其次在于其课程的设置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

沭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宋词鉴赏》 前 言 ——关于开设校本课程《宋词鉴赏》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张宏锋 教育要着眼未来,未来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 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学校教育必须着眼于这一时代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身 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培养符合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有用人才。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 人才的具体体现。一个学校之所以具有不同于他校的特色,其核心就在于它具有独特的办 学理念,其次在于其课程的设置。 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 拓展等方式,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能支撑育人环境,具有学校特色,能提高课程的适应 性和实效性,能较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同时,校 本课程开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对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形成特色具 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根据国家的规定、地方的规定以及学校的特点情况,由校长、教 师、学生以及家长共同参与学校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依据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 部门的指导性文件及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对学生的需求、对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进 行合理的评估。努力使学校成为对教师和学生具有吸引力的有益场所。 我校创建于 1938 年,是一所闻名遐迩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以先进的办学理 念,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显著的办学实绩,赢得众多的荣誉,成为中国 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我们已完全具备了开发校本课程的前提和基础。 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 等。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 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 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宋词远从《诗经》、《楚 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养分。直到今天, 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选择“宋词鉴赏”的校本课程,着眼于为了让学生深刻地了解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吸 取人类文化的营养,陶冶高尚的情操,也为了拓展学生知识面,丰富语文知识的积累,提 — 1 — 沭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宋词鉴赏》 高语言表达能力。 选择“宋词鉴赏”的校本课程,还在于我是一位语文老师,这样在原有的文学功底和对 语言文字通彻的理解感悟基础上,结合教材, 自编教材,设计课程,将阅读、观看与提高 语文素养有效结合起来,将声、色、画、艺融为一体,不断完善校本课课堂教学。 目 录 第一讲 词的发展史 ………………………………………5 第二讲 宋词中的婉约派与豪放派………………………25 第三讲 北宋以前的词人——温庭筠、韦庄、李煜……41 第四讲 北宋初期贵族词人—— 晏殊、欧阳修、晏几道…………………………54 第五讲 北宋初期市民词人——柳永……………………70 第六讲 北宋中期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88 第七讲 北宋后期名家—— 黄庭坚、秦观、周邦彦 ………………………111 第八讲 乱世美神——李清照 …………………………128 — 2 — 沭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宋词鉴赏》 第九讲 把栏杆拍遍——辛弃疾 ………………………148 第十讲 南宋爱国词人——岳飞、陆游、文天祥 ……168 第一讲 词的发展史 词起源于隋。和《诗经》、《楚辞》、汉魏六朝乐府相似,她的诞生,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但她所配 合的曲调,既不是上古时代的“雅乐”,又不是汉魏六朝的“清乐”,而是兴起于隋,以汉族民间音乐为 主,糅和少数民族及外来

文档评论(0)

jinchen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