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化疗药物外渗护理查房知识.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疗药外渗的护理查房 病例讨论 2 病史: 患者,陈利英,女,岁,因发现“右乳肿块10余天”,2017.9.26外院b超:右乳结节(BI-RADS 4B类)入院。 查体:双乳对称,未及明显肿块,未及乳头溢液。 2017.10.6 患者病理穿刺:浸润性癌,已确诊右乳癌。患者希望尽快手术完善术前准备。 2017.10.11在全麻下行右乳癌根治术。 2017.10.19患者右乳癌根治术后第8天,自诉无不适,切口愈合良好。病理报告提示患者有化疗指征,医嘱今准备予局麻下行左胸静脉港植入,择日化疗,患者表示愿意配合化疗。 2017.10.19局麻下行左静脉港植入术,左臂围28cm。 3 2017.10.20医嘱予安道生+表柔比星针化疗,米卡速针,瑞齐泰针,硫普罗宁钠针等辅助化疗。 巡视病房,发现患者左右肩部高度不对称,左侧肩部似略高。立即查体:患者左侧肩部及静脉港周边略肿,但无明显波动感,立即停止输液(正在输表柔比星针,已输约10ml),抽回血,确认回血通畅,汇报值班医生,医嘱予以换普通液体缓慢输注。 主治医生查体:患者左侧肩部及静脉港周围浮肿明显,浮肿面积约15*15cm大小,有轻微压痛,复测臂围28cm,无变化。医嘱予以停止输液立即封管拔出针头,并予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局部封闭,局部冰敷。 4 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在输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渗漏到皮下组织中,使注射部位出现疼痛/肿胀/红斑。 化疗药分类 1 化疗药外渗的临床表现 化疗药外渗的原因 化疗药外渗的预防 化疗药外渗的处理 2 3 4 5 相关知识 Contents 化疗药物分类 6 1 发疱性:渗漏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的药物 烷化剂、蒽环类(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米妥蒽醌)、生物碱(长春新碱、长春瑞滨、长春地辛),紫杉醇类(多西他赛、紫杉醇) 2 刺激性:渗漏后可引起灼伤或轻度炎症而无坏死的药物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伊立替康、拓扑替康),抗代谢类(氟尿嘧啶),铂类 3 非发疱类:无明显发疱或刺激作用的药物 阿糖胞苷,磷酸依托泊苷,吉西他滨,培美曲塞,单克隆抗体,环磷酰胺 7 临床表现 Ⅰ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 局部组织肿胀、红斑,呈持续性刺痛,剧痛,烧灼样痛 Ⅱ期:静脉炎性反应期 化疗药渗漏后2-3天发生,受损血管沿静脉走向呈条索样肿胀,变红,同侧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可伴有发热 Ⅲ期:组织坏死期 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累及皮下肌层 8 化疗药外渗原因 患者自身原因 肿瘤患者长期输液、反复化疗。 经常采集血标本对血管内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常发生静脉炎、血管硬化、管壁弹性下降、静脉萎缩变细、管壁变薄、脆性增加等改变易发生药物外渗。 若患者伴有血管栓塞、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等引起近端静脉阻力增加则更易发生药物外渗。 由于化疗药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增加了患者的活动机会,针头易于滑出血管外引起外渗。 患者没有按正确的方法移动输液肢体,导致针尖穿破血管。 化疗药外渗的原因 乳腺癌 病因 9 药物因素 肿瘤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不可避免的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当化疗药物在短时间内快速或大量进入血管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易发生渗漏,另外有些化疗药物可在血管内产生特殊的反应,例如碱性药物长春瑞滨可使血管内二氧化碳蓄积,血管内压升高增加通透性,因此长春瑞滨静脉炎发生率高达36.1%-89.5%。 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 其他 包括早期浸润性导管癌、早期浸润性小叶癌。此型仍属于早期,预后较好 10 操作因素 (1)护士专业知识缺乏,对化疗药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对预防化疗药外渗缺乏足够的重视。 (2)静脉穿刺技术水平差,没能一次穿刺成功,反复穿刺造成血管多部位被穿刺而受损伤。 (3)穿刺成功后,针柄固定不牢靠,随肢体的活动,针尖滑出血管外。 (4)血管选择不当,选用了局部血管有病变(如淋巴水肿、静脉炎)的肢体,或是选择了静脉压力较高的下肢静脉,此类血管血流缓慢药物局部蓄积对血管损伤大而且管壁内压力高易渗漏。 (5)化疗药输注完毕后未按常规使用.9%NS或5%GS冲管,直接拔除,按压时间不足3min, 造成化疗药局部外渗。 化疗药外渗的预防 11 化疗药外渗的预防 12 化疗药外渗的处理 13 1 立即停止输注,保留针头 2连接注射器回抽外渗药 3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局部环形封闭 4 评估外渗部位、量,皮肤温度、患者疼痛情况 5抬高患肢,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冷敷或者湿热敷 6 安抚患者,做好心理护理 7 加强交接班 8 上报不良事件 Part 01 乳腺癌病因 ◎雌酮和雌二醇

文档评论(0)

开心就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