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注册技术要求及申报资料的整理(药学部分) 中药注册分类 中药注册分类 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 2、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等药用物质制成的制剂。 3、中药材的代用品。 中药注册分类 4、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制成的制剂。 5、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制成的制剂。 中药注册分类 6、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制成的复方制剂。 传统中药复方制剂 现代中药复方制剂 天然药物复方制剂 中药和化学药品组成的复方制剂 中药注册分类 7、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制成的注射剂。 8、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给药途径的制剂。 9、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剂型的制剂。 中药注册分类 10、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工艺的制剂。 11、已有国家标准的中成药和天然药物制剂。 中药注册技术要求 药学研究涉及的方面 制备工艺 质量标准 稳定性 对照品 一、制备工艺的研究 (一)原料的前处理 1、原料的鉴定与检验 鉴定与检验的依据 对特殊药材(毒性药材、来自濒危物种的药材)的要求 原料的前处理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共收载了野生药材物种76种,涉及中药材42种。包括虎骨、豹骨、羚羊角、鹿茸、麝香、熊胆、穿山甲、蟾酥、哈蟆油、金钱白花蛇、乌梢蛇、蕲蛇、蛤蚧、甘草、黄连、人参、杜仲、厚朴、黄柏、血竭、川贝母、伊贝母、刺五加、黄芩、天冬、猪苓、龙胆、防风、远志、胡黄连、肉苁蓉、秦艽、细辛、紫草、五味子、蔓荆子、诃子、山茱萸、石斛、阿魏、连翘、羌活。其中虎骨、豹骨已被禁用。 来自濒危物种的药材,注意来源的合法性和生产的可持续性 原料的前处理 2、药材的炮制与加工 净制 切制 炮炙 粉碎 (二)剂型选择依据 临床需要 药物性质 用药对象 用药剂量 药物的安全性 其他因素 剂型选择依据 选择注射剂 应根据临床急、重症等用药需要 疗效应优于其他给药途径 应特别关注其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可控性 (三)工艺研究的评价方法 化学方法 生物学方法 工艺研究的评价方法 《中药新药药学研究指南》(1993) 分析处方的内容和各药味间的关系,参考各药味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质及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根据与治疗作用相关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理化性质,结合剂型制备上的要求,进行提取和制剂的工艺路线设计和筛选。 工艺研究的评价方法 《中药新药药学研究指南》(1993) 对提取效果的评价,不宜单纯用浸膏中总固体量作为评价指标,因总固体量的高低往往并不代表提取效果的优劣,可采用处方内某药味的指标成分在浸膏中的总量作为评价指标。 工艺研究的评价方法 《中药新药药学研究指南》(1993) 应根据药物性质选用不同的浓缩方法 根据药物所含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理化性质选择不同的精制方法 根据药物性质不同选用不同的干燥方法,可测定某药味指标成分的含量作为干燥物质量的评价指标。 工艺研究的评价方法 《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1999) 工艺设计应根据方剂的功能、主治,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每味中药的有效成分与药理作用;结合临床要求与新药类别、所含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理化性质,选择适宜的提取方法,设计合理的工艺路线。 工艺研究的评价方法 《中药、天然药物提取纯化工艺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2003) 工艺的优选应采用准确、简便、具有代表性、可量化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与合理的方法,对多因素、多水平同时进行考察。 工艺研究过程中,对试验结果作出合理判断的评价指标应该是科学、客观、可量化的。在具体评价指标的选择上,应结合中药、天然药物的特点,从化学成分、生物学指标以及环保、工艺成本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工艺研究的评价方法 提取与纯化工艺评价指标 有效成分提取、纯化的评价指标主要是得率、纯度。 有效部位提取、纯化的评价指标除得率、含量等外,还应关注有效部位主要成分组成基本稳定。 工艺研究的评价方法 提取与纯化工艺评价指标 单味或复方提取纯化的评价指标应考虑其多成分作用的特点,既要重视传统用药经验、组方理论,充分考虑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不清楚的现状;又要尽力改善制剂状况,以满足临床用药要求。 在提取纯化研究过程中,对含有可能引起安全性隐患的成分的含量应纳入评价指标。 工艺研究的评价方法 浓缩与干燥工艺评价指标 应根据具体品种的情况,结合工艺、设备等特点,选择相应的评价指标。对含有有效成分为挥发性、热敏性成分的物料在浓缩、干燥时还应考察挥发性、热敏性成分的保留情况。 (四)评价工艺的要素 从化学成分、生物学指标以及环保、工艺成本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评价工艺路线 评价工艺参数 转移率 评价工艺的要素 指标成分的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新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docx
- 《产品项目设计》课件(全).pptx VIP
- 病理科(中心)建设与配置标准.pdf VIP
- T∕CSPSTC 54-2020 -岩石隧道掘进机法技术规程.pdf VIP
- 情绪调色盘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通用版.ppt VIP
- 外研版英语九上Module5 Museums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VIP
-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第四章个人所得税.pptx VIP
- 2025-2030中国量子级联激光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机械设备保险条款.PDF VIP
- 台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新设专业申报表---)-无人机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