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章 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变形监测 主要内容 概述 建筑基础沉降监测 建筑物倾斜监测 工程实例 9.1 概述 土壤地基上的建筑物,在内力与外力的作用下,无论是在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都会发生变形。 在水平方向所产生的位移叫做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向上的垂直位移叫做上升,而向下的垂直位移叫做建筑物的沉降。 由于建筑物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而使建筑物垂直轴线偏离其设计位置时,叫做建筑物的倾斜。 倾斜伴随着建筑物上部的水平位移,并且随着高度的增加,水平位移量增大。 无论水平位移、倾斜还是沉降,当变形值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影响建筑物本身的安全以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有目的地对施工和运营期间的建筑物进行定期的变形观测非常重要。 研究建筑物的位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在计算建筑物的地基时要考虑其极限变形。 在计算过程中要确定倾斜的沉降和水平位移以及其它变形的大小,这些数值要与一些极值进行比较,这些极限值是保证建筑物整体或局部的正常使用条件以及保证一定寿命的一些数字指标。 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物,主要进行沉降、倾斜和裂缝观测,即静态变形观测; 对于高层建筑物,还要进行震动观测,即动态观测; 对于大量地抽取地下水及进行地下采矿的地区,则应进行地表沉降观测。 主要观测项目 基础沉降。观测单点沉降量、平均沉降量、相对沉降量、倾斜、弯曲、沉降速率等。 水平位移。单点水平位移、位移速率、挠度等。 滑坡监测。对工程周围可能产生滑坡的部位实行定期监测。 裂缝监测。对建筑物上产生的裂缝进行宽度、深度、错开等监测。 内部监测。对建筑物基础进行应力/应变监测、温度监测、地下水位监测。 9.2 建筑基础沉降监测 定义 对建筑物基础的沉降观测,就是定期地测定建筑物基础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故亦称建筑物基础垂直位移观测。 在施工初期,基础开挖,地表荷重卸出,基底产生回弹现象;基础完工后,随着施工进展,荷重不断增加,基础产生下沉;竣工后,在运营阶段,往往持续若干年,沉降现象方能停止。 沉降观测应从基础施工开始,直至运营后沉降稳定为止。 主要工作 ① 沉降观测方案研究与技术设计; ② 沉降观测仪器检验; ③ 沉降观测点位布设; ④ 沉降观测数据采集; ⑤ 沉降观测数据处理; ⑥ 沉降量计算与分析; ⑦ 沉降量报表; ⑧ 沉降过程曲线绘制; ⑨ 沉降观测报告编写。 技术设计 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结构特点、规模大小、质量精度要求等,研究沉降观测方案和规划观测作业、选择测量仪器设备、组成测量队伍。 按《建筑物沉降观测规范》规定,一般建筑物应反应1mm的沉降量,这就要求观测精度要高于±1mm,一般按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规定执行。对于研究性的观测,应采用一等水准测量技术指标。 根据规范的要求,一般应采用S1级精密水准仪。对于非重要建筑或沉降量较大地区的沉降观测、高速公路等,也可以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技术指标实施观测。 基准点的布设 基准点是变形观测的基础,基准点布设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变形观测能否成功。 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一般要求基准点绝对稳定,有时也可以要求基准点相对稳定。 要达到基准点稳定的要求,有两种选择:一是远离建筑物,二是深埋。 基准点可分为两级,固定基准和工作基准。 固定基准点应布设在距离需要观测的建筑物一定的距离且稳定,不受其它外力影响、便于保存的位置。 基准点数应不少于3~4个,以便于基准点保护、恢复和稳定性分析。 基准点的标志采用混凝土桩,或钢管加筋桩。对于高层建筑物或大型建筑物,基准点应钻孔至基岩。 观测点布设 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由测量单位、设计单位、甲方监理共同确定,由施工单位配合实施埋设。 观测点应埋设在最能反映建筑物沉降的位置,如四角点、中点、较大转角处、沉降缝、抗震缝,构造柱,荷载或层数变化处,地基薄弱处等,还要考虑点位具有一定的密度,如每隔15~20m布设一点。 标志要与结构体牢固结合,同时具有一定的深度。 埋设标志时应结合施工图纸,使其既便于立尺观测,又便于保护,同时不会被后续施工所掩埋。 基准网观测 待基准点埋设完成并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按沉降观测设计方案对基准网实施首次测量。 采用二等或一等水准测量进行观测,视距长度要小于相应等级,严格保证视距差在规定范围内。 基准点间应构成闭合环,并具备一定数量的多余观测值。 各周期观测 随着施工进度的进行,每隔一定的时间观测一次沉降观测点的沉降情况。 从基础开始初次观测,每增加一层或设定层数观测一次,直至竣工。竣工后运营期间也要每隔三个月、半年、一年进行观测,直至稳定。当遇有暴雨、地震等特殊情况后,应对建筑物增加观测次数。 各周期观测纲要应尽量保持一致,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时间、固定路线。 观测点要与基准点之间构成闭合、附合路线,尽量避免支线观测。观测中会有各种情况发生,应在观测的同时记录,比如施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分析.docx VIP
- 基于Java的汽车租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ocx VIP
- 中医养生,养生膏方功效.pptx VIP
- B16G101-2:中英文双语版16G101-2.pdf VIP
- 2025年四川省康定市辅警招聘考试题题库(含参考答案).docx VIP
- 呼吸器用复合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pptx VIP
- 2025年四川省康定市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什么是定向运动.pptx VIP
- 《食品企业管理(第2版》高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马-萨模式”视域下“双减”政策执行制约因素及纾解路径——基于东中西部6省30个县(市、区)的调查.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