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课件培训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用的NSAIDs类药物 ①布洛芬,消炎痛,萘普生,炎痛喜康 ②双氯酚酸,醋氯酚酸 ③美洛昔康,瑞力芬,普威,罗丁,乐松 ④塞来昔布,依托考昔 2、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s) 共同特点 起效时间长(慢作用药) 有控制病情进展的可能 原则 RA一旦确诊后应尽早使用DMARDs 联合用药 常用的DMARDs 甲氨蝶呤(MTX) 7.5-20mg Qw 羟氯喹 0.1-0.2 Bid,氯喹0.25 Qd 来氟米特10-20mg Qd 柳氮磺吡啶1.0 Bid 其它: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胞素A 药物 起效时 间 ( 个月 ) 常用剂 量 ( mg ) 给药 途径 毒性反应 甲氨蝶呤 1 - 2 7.5 ~ 15 每周 口服 肌注 静注 胃肠道症状、口腔炎、皮疹、 脱发,偶有骨髓抑制、肝脏毒 性,肺间质变(罕见但严重, 可能危及生命) 柳氮磺吡啶 1 - 2 1000 2~3 次 / 日 口服 皮疹,偶有骨髓抑制、胃肠道 不耐受。 对磺胺过敏者不宜服用 来氟米特 1 - 2 10~20 1 次 / 日 口服 腹泻、瘙痒、可逆性转氨酶升 高,脱发、皮疹 氯喹 2 - 4 250 1 次 / 日 口服 头晕、头痛、皮疹、 视网膜毒 性、心肌损害,禁用于窦房结 功能不全,传导阻滞者 常用于RA的DMARDs 常用于 RA 的 DMARDs 药物 起效 时间 ( 个月 ) 常用剂量 ( mg ) 给药 途径 毒性反应 羟氯喹 2 - 4 200 1~2 次 / 日 口服 偶有皮疹、腹泻,罕有视网 膜毒性,禁用于窦房结功能 不全,传导阻滞者 金诺芬 4 - 6 3 1 ~2 次 / 日 口服 可有口腔炎、皮疹、骨髓抑 制、血小板减少、蛋白尿, 但发生率低,腹泻常见。 硫唑嘌呤 2 - 3 50 ~ 150 1 次 / 日 口服 骨髓抑制、偶有肝毒性、早 期流感样症状(如发热、胃 肠道症状、肝功能异常) 青霉胺 3 - 6 250~750 1 次 / 日 口 服 皮疹、口腔炎、味觉障碍、 蛋白尿、骨髓抑制、偶有严 重自身免疫病 3、糖皮质激素 治疗地位 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迅速改善关节症状 不影响RA病程,不能控制病情 长期使用或使用不当副作用较多 小剂量、短疗程 激素使用指征 ①有关节外表现 ②关节炎明显而NSAID不能控制 ③DMARDs尚未起效时 ④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 4、植物药 雷公藤 10mg~20mg, tid, 饭后服 不良反应:性腺抑制、胃肠道反应、骨 髓抑制、可逆性肝酶升高 白芍总苷 600mg, bid-tid 不良反应:大便次数增多,轻度纳差等 青藤碱 5、生物制剂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依那西普、英夫利西单抗、阿达木单抗 T细胞共刺激阻断剂:阿巴西普 IL-1拮抗剂:阿那白滞素 IL-6拮抗剂:托珠单抗 B细胞清除剂:利妥昔单抗 新型生物制剂 D B C A Tocilizumab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 脾酪氨酸激酶(Syk) Janus激酶(JAK)的抑制剂 口服的 生物制剂! 其他治疗 1、血浆置换、免疫吸附 2、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3、基因治疗 预 后 大多数患者病程迁延 头2-3年致残率较高,3年内关节破坏达70% 积极、正确治疗80%以上的患者病情缓解 只有少数患者最终致残 主要死亡原因:感染、血管炎、肺间质纤维化 小 结 RA是一种慢性、对称性、周围性、多发性关节炎 RA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和血管炎 类风湿结节是较特异的关节外表现,存在提示本病活动 RF、抗CCP、双手X线照片检查对RA诊断、病情观察有重要意义 早期诊断、早期使用DMARDs治疗是改善RA预后、降低RA致残的关键 NSAIDs、激素治疗只能减轻关节炎症状,而不能改变病情,不能长期滥用 思考题 1. RA的基本病理改变是什么? 2. RF(+)就是RA吗? RF(-)就能否定RA吗? 3. 治疗该病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4. 类风湿关节炎最常累及哪些关节? * * * “诱导完全缓解”,是ACR在2002年修订的RA治疗指南中明确提出的。 ACR于1981年制订的临床缓解标准共有6项条目,是5项炎症症状和体征的消失,加上1项实验室指标即血沉恢复至正常。判断是否获得临床缓解,需满足这6项的5项,并连续维持2个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