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6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卡斯特勒核磁共振方法 196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巴黎大学,高等师范学校的卡斯特勒(Alfred Kastler,1902-1984),以表彰他发现和发展了研究原子中核磁共振的光学方法。 卡斯特勒1902年5月3日出生于法国阿尔萨斯省的盖布维莱尔,1920年进法国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布洛赫教授教他量子物理学,对他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布洛赫还让他阅读索末菲的名著《原子结构和光谱线》。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卡斯特勒对电磁辐射和原子相互作用中的角动量守恒特别感兴趣。他注意到用角动量守恒可以说明塞曼效应中磁量子数的选择定则和偏振规律,并深刻领会到角动量守恒定律可能是自然界的一条普遍法则,但是,这个结论必须是在广泛验证之后,而不能想当然。从此卡斯特勒铭记在光谱学研究中要注意应用角动量守恒定律。1926年卡斯特勒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随后到外地当了五年中学教师。1931年波尔多大学的道利教授请他当实验室助手,于是他就成了一名实验研究人员。在实验中他主要从事荧光和拉曼光谱研究,在研究中系统地检验了光散射和荧光过程中角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1936年他以《汞原子逐步受激》为题,通过了博士论文的答辩。1941年回到高等师范学校,负责实验室工作。 1950年的学生布洛塞尔和比特按照卡斯特勒的思想做成了第一个光磁共振实验,不过还不能探测原子的定向。后来,卡斯特勒与布洛塞尔共同研究成功了光磁共振方法。它很快就发展成为研究原子物理的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它大大地丰富了我们对原子能级精细结构和超精细结构、能级寿命、塞曼分裂和斯塔克分裂、原子磁矩和g因子、原子与原子间以及原子与其它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了解。卡斯特勒的成就与法国的科学传统是分不开的。 从1958年起,卡斯特勒还兼任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原子钟实验室主任,直到1972年退休。 他扎根于法国巴黎的高等师范学校,但并不闭关自守,而是力促国际交流。他很注意发挥科研集体的智慧和青年的力量,建立起团结协作的风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