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郑振铎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的《猫》中写家中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 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译著有《新月集》《飞鸟集》等。 1.自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 2.朗读课文,感知文意,完成下表。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从隔壁要来的 从舅舅家抱来的 流浪猫 外形 花白 浑身黄色 花白,不好看,瘦,毛被烧脱了几块 性情 活泼 较第一只更活泼,更有趣 天生忧郁,不活泼,懒惰 地位 很受欢迎 全家的宠物 不大喜欢 结局 病死 丢失 含冤屈死 影响 难过、辛酸 愤恨、诅骂,怅然 难过,良心受伤 1.文章生动地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①句子: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 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分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了小猫的形态。“滚来滚去”与“白雪球”照应,更显出猫的活泼可爱。 ②句子: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个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分析:“一二个小时”表明时间之长,即使如此,“我”也是“微笑着”度过的。本句直接抒发愉悦之情,对小猫的喜爱溢于言表。 →分析:乱跑、爬树、捉蝴蝶等行为,直接写出了第二只小猫的活泼、有趣。 ③句子: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2.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消失,不幸随之而来,第三只猫的不幸是什么?它遭受不幸的原因是什么? 不幸:被主人误认为偷吃了芙蓉鸟。 原因:①“我”的主观臆断。 ②猫自身存在的弱点、缺陷。 3.“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到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4.谁是咬死芙蓉鸟的真凶?证据何在? 凶恶的黑猫。 “逃”:做贼心虚。“衔着”:铁证如山。 5.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亡失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古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以真挚的感情描写了养猫带来的生活情趣。文章的主题,也正是通过“我”一系列复杂感情变化的细节描写来不断升华的。 1.熟读课文,深刻体会作者的感情 变化。 2.生活中你是否有过冤枉动物或别 人,或被人冤枉的经历?请简单写 下来,并写出你现在的感受。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猫》,了解到作者的家里曾经养过三次猫,三次养猫的经历给他带来了不尽相同的感受,有快乐,有辛酸,也有愤恨,甚至还有无尽的懊悔。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本文的写作特色。 1.文章开头写“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既然这样,那写前两只猫的文字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不可以。三次养猫的故事层层推进,又环环相扣。写花白猫、小黄猫是为详写第三只猫作必要的铺垫,并与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布局,有利于更好地刻画形象、凸显中心。 2.下面的两个句子反映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1)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那一种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夺人所爱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愤恨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所以,好久不愿意再养猫。 (2)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自己伤害了无辜,充满了内疚和悔恨。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 3.按要求品味下列语句。 作者用“扑”字不仅塑造了一只活泼可爱的猫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唤起了我们的想象——小猫逗玩的动态、情态如在眼前。作者对它的喜爱也因此表露无遗。 (1)“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扑”字妙在何处? (2)“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这一句表现了作者对黑猫怎样的感情?句中哪些词具有表现力? 这一句表示黑猫是咬死芙蓉鸟的真凶,作者自然对它愤恨、气恼。句中“逃”“衔着”最具表现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3HowdoyougettoschoolSectionB3a_3b导学人教版.ppt
- 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4Don’teatinclassPeriod3教学人教版.ppt
- 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4Don’teatinclassPeriod4教学人教版.ppt
- 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4Don'teatinclassSectionA1a_2c导学人教版.ppt
- 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4Don'teatinclassSectionA2d_3c导学人教版.ppt
- 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4Don'teatinclassSectionB1a_1d导学人教版.ppt
- 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4Don'teatinclassSectionB3a_3c导学人教版.ppt
- 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5WhydoyoulikepandasSectionA1a_2c导学人教版.ppt
- 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5WhydoyoulikepandasSectionA2d_3c导学人教版.ppt
- 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5WhydoyoulikepandasSectionB1a_1d导学人教版.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