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親愛的職場夥伴們
歡迎一起踴躍揪團參加國民健康署健康體重管理活動,並與您分享1則健康相關訊息。
外食「四少、均衡、定量」 上班族少煩惱 6成上班族每週5天以上早、午餐外食
國民健康署提醒上班族在工作忙碌之餘,也要重視自己的健康。依據2013年全國職場健康促進暨菸害防制現況調查資料顯示,職場員工午餐外食情形最多,每週午餐外食5天以上者占61.4%,另早餐及晚餐外食5天以上者分別占55.5%及26.6%(附件1)。
外食美味、方便、多樣,但卻普遍有高熱量、多油、多鹽、多糖及少纖維等問題,常見外食熱量如附件2。若上班族一餐食用一個炸雞腿便當,再配上一杯700cc的珍珠奶茶,攝取熱量即高達1,375大卡,遠超過一餐所需的700大卡(60公斤靜態工作者,一天約需1,800大卡),國民健康署呼籲上班族掌握「四少」外食選擇原則,並學習均衡、定量的搭配方法,當個健康外食採購高手。
飲食「四少」,健康更多
一、 「少油」:高脂肪飲食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促進動脈硬化及導致肥胖,建議上班族外食時,可多選擇清蒸、川燙、清燉、涼拌,取代油炸、煎、炸的食物,並少食用酥皮、油漬等油脂含量較高的加工食品。
二、 「少鹽」:攝取太多的鈉,會增加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臟病及中風的可能,每天調味的鹽份不應超過一茶匙鹽,外食時,可主動要求店家菜餚少鹽、少沾醬,也要少吃醃漬品。
三、 「少糖」:國人習慣飯後一杯含糖飲料,但市售飲料含糖量高,經常飲用不利體重控制,攝取過多的糖還容易會造成代謝異常及齲齒,國民健康署建議白開水是人體最健康、經濟的水份來源,應養成喝白開水習慣。
四、 「少熱量」:高熱量密度食物,如油炸及其他高脂、高糖的食物,相同份量就會攝入過多熱量,而任意加大份量,也容易造成熱量攝取過多,所以不僅要減少高熱量食物攝取,也應注意份量是否適中。
每餐均衡、定量「食」在健康
國民健康署建議上班族可學習午、晚餐搭配技巧,攝取均衡營養,規劃每餐食物份量。
一、 「一」碗五穀飯:未精製的全榖根莖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維生素E、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等,比精製穀類更具有飽足感,能有效預防大腸癌、降血壓及便秘等。
二、 「一」個手掌大豆魚肉蛋類:豆魚肉蛋類富含大量蛋白質,提供人體建造、修補組織以及調節生理功能,但應注意減少油炸品攝取,以白肉代替紅肉,多選擇瘦肉並去除皮脂,避免攝入過多油脂。
三、 「一」碗蔬菜: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降低血膽固醇,以國人習慣蔬菜熟食估算,每餐應攝取一碗蔬菜,並以當季盛產為主,不僅新鮮、便宜,品質也較好。
四、 「一」份水果: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膳食纖維,能促進身體的代謝、助消化,建議每餐食用一份水果(相當於1個拳頭大小),並盡可能勿以果汁代替,若要喝現榨果汁,切記不濾渣、不加糖。
上班族若有任何關於飲食、運動及體重管理問題,可撥打免費市話健康體重管理諮詢專線「0800-367-100(0800-瘦落去-要動動)」,也可利用網路電話撥入功能(網址:02/HPA_WebCall/)或免費用LINE網路通話(搜尋ID:0800367100),向專業營養師及運動人員諮詢,也鼓勵上班族組隊一起至向縣市衛生局、衛生所報名,參加免費健康體重管理計畫。
二、五一勞動節,防治口腔癌:「戒五害、一定要篩檢」
口腔癌為男性勞工癌症死因第2名
口腔癌為國人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ㄧ,在男性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皆排名第4名。依據國民健康署100年癌症登記及衛生福利部101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口腔癌一年新增逾6千3百名口腔癌患者,另有約2千4百人死於口腔癌,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3歲,較男性全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64歲少了11歲,死亡年齡中位數為56歲,較男性全癌症死亡年齡中位數69歲少了13歲。
依據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以下簡稱勞安所) 97年勞工癌症死因分析資料顯示,勞工前三項死因為肝癌、肺癌及口腔癌,若單看男性勞工,則口腔癌死亡更高居第2位(如表一)。另,勞安所分析93-95勞工3大癌症死因,指出口腔癌死亡率較高的職業類別前3名分別為建築工程業、陸上運輸業及漁業(如圖一)。
有害習慣有群聚現象,嚼檳榔者75%有吸菸,62.4%有喝酒
2003年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已證實,檳榔為第一級致癌物,不含添加物的檳榔子本身即是致癌物,國內臨床之觀察中則10個口腔癌患者9個有嚼檳榔習慣;罹患多重癌症的資深藝人徐風生前即透露自己年輕時,檳榔、菸、酒樣樣來。根據98年健康署針對18歲以上民眾所進行之健康訪問調查顯示,嚼檳榔者只有8.8%既不吸菸也不喝酒,75%有吸菸,62.4%有喝酒,而檳榔、菸、酒都使用者高達51.7%;不論嚼檳、吸菸或喝酒者其合併過重或肥胖以及不運動比率都比不檳不菸不酒的民眾高,顯示不健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