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东吴大庙的历史与习俗1. 村名起源 东吴大庙村名起源于乾隆17年兴建的七圣堂,意为有七座大神。后历经沧桑,年久失修倒塌,不复存在。为了恢复村里原有的历史原貌,建庙为吴大庙正名,村里成立由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筹委会,策划筹钱、聘请设计单位及施工人员等,村民自发集资及各单位捐助,筹集资金二十多万元,于2012年春,在村东南角利用废弃土地异地重建。庙内立碑二座,一座为重 建碑,叙述吴大庙历史、建碑经过,包括筹委会成员、设计及施工单位等;一座为捐款功德碑,表彰捐款和捐助者,把捐款者姓名和捐款数量,刻于碑上,按捐款多少排序。新庙为青砖绿瓦,红墙素璧,内有花池棋盘,外部四周苍松环绕。 2. 送礼:除了国家规定的节日,人们互相送礼外,农村在婴儿满月、百日、生日和婚、丧等,都有相互送礼和哀悼的习惯,这也是一种感情上的交流。 3. 婚嫁习俗 1)结婚前的准备: 婚房:在农村,儿子成年结婚,家里有几个男孩,一般要准备几处房院。 找跑媒的—-婚姻介绍人:如今农村出现了一个婚嫁新行当:跑媒的,他/她们大多是经过县民政局注册的婚姻中介,只要打个电话,就上门服务,立即为你找出匹配的对象,并为双方安排约会时间。 相亲:如双方家长满意,男女双方可通电话并约定时间相亲。男女在异地的,相亲多安排在春节进行; 确定对象--各种条件的平衡。家庭条件好,男方二弟兄有一处房院也可以。当然,男女双方都考虑对方的长相、身高、职业等。 2)订婚彩礼:定婚时,男方要送女方彩礼,一般是三至八万不等。近年来,男多女少,彩礼居高不下。此款一般由女方家长存入银行女儿名下,据说,婚后连丈夫和公婆都不敢借用。定婚时,要照定婚照,并把双方主要亲友请来一聚。 3)结婚:双方决定结婚后,男方一般再送给女方一笔钱,供女方购买床上用品和家俱等,男方则要全买套家用电器。 结婚照:双方要去照相馆化装,拍婚纱照。 婚礼筹备班子:多由老人或德高望重的组成,安排婚礼主持、接待、宴请等。 婚礼着装:有现代与古典二种。现代式:男女着现代服装,古典式:男女着古装,戴红花,披红彩带; 礼金:至亲好友,二百百以上,本村邻里20-50元; 婚宴:男方宴请男女双方宾客好友,通常百人以上,在本村的全家赴宴,在外村每家只来一人; 录像和请乐队:请专业婚庆公司或乐队,在迎娶新人时,全程录像或伴奏,并刻录成光盘。 4) 社会生活活动服务专业化: 如今,农村婚、丧或其它喜庆吃饭服务也专业化了,打个电话就有流动餐车上门服务,二、三百人同时吃饭不成问题,此类广告到处可见。再如,过去建房装预制板非常困难,现在,一个电话叫来起重机二、三个小时就解决问题。 5)非物质文化花布鲁锦的传人 农村手工织的花布,现代说法叫鲁锦,色彩非常妍丽,用于女儿出嫁时做被物用。山东市场上用机器提花织的花布叫鲁锦,比较淡雅。过去杨守英老人织布为谋生,现在不同了,是用它作为儿女送人的礼品,颇受人欢迎,很多人上门讨要,使得老人勤织不息。2010年春节,笔者到她家拜年,见她织花布,当即提出想要一个床单。那知她说可以,但要排队到2011年。我2011年未回老家。这次回家见到她时,她兑现了诺言。现在村里上年纪的织不动了,年轻人不愿学,也学不会,全村只有她一个人还织,恐怕她是村里非物质文化花布鲁锦的最后传人了,很多人家早把织机当柴火烧了。全县农村能织花布鲁锦的人恐怕也屈指可数。 (1)平房四合院:平房四合院内一般建平房五间,分二间和三间二个单元,(2)楼房四合院:与平房四合院结构相同,只是多一层而已,但楼梯均为不锈钢制作。。 6)民居房屋特点: 各有内外间; 后墙留很小窗户; 防雨和防晒走廊; 二间橱房与一间大门并列; 大门多为铁制墨绿色,可进出汽车和拖拉机; 正对大门是屏风,屏风上有巨大的吉祥如意或现代礠砖壁画; 有厕所和浴室; 大门二边,放石狮子各一对,表示是大户人家,有的则以礠砖画代替; 大门上挂二个红灯笼,表示喜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