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兰公路古盐都隧道K33+203桥头便道施工方案.doc

六兰公路古盐都隧道K33+203桥头便道施工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省道S316线怒江州六库至兰坪公路青吾甸至兰坪古盐都隧道试验段 4号便道施工方案 省道S316线怒江州六库至兰坪公路青吾甸至兰坪 古盐都隧道试验段K25+300~K34+160 4号便道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六兰公路古盐都隧道项目部 二0一六年十二月 省道S316线怒江州六库至兰坪公路青吾甸至兰坪古盐都隧道试验段 4号便道施工方案 PAGE PAGE II PAGE PAGE I 目 录 TOC \o 1-3 \h \u 一、编制依据及规范标准 1 二、工程概况 1 2.1工程简介 1 2.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2 2.2.1地形地貌 2 2.2.2工程地质条件 2 2.2.3气象与水文 3 2.2.4地震烈度 3 三、 施工部署 3 3.1施工便道布置 3 3.2便道结构形式 4 3.3 便道工程量表 4 3.4施工重点及施工要求 5 3.5资源配置 5 3.6进度计划 5 四、施工方案 5 4.1路基施工工艺 5 4.2排水管涵施工 7 五、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7 5.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7 5.1.1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查机构 8 5.1.2严格按质量检查程序进行质检 8 5.1.3制定有力的质量保证措施 8 5.2挡土墙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9 六、安全文明施工 9 6.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9 6.2安全管理职责 9 6.3安全措施 10 七、环境保护措施 12 八、附件 12 1、便道施工平面布置图 12 2、施工便道断面图 12 3、挖方工程量表 12 PAGE PAGE 4 4号便道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规范标准 1、由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的省道S316线怒江州六库至兰坪公路青吾甸至兰坪古盐都隧道段施工图设计。 2、当地的水文、气象及本项目的地质资料。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076-2015)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6、《云南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7、《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8、国家及地方关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9、六兰公路古盐都隧道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六库至兰坪公路是怒江州“一高速、两骨干、六通道”骨架公路网中“两骨干”的组成部分,是“东连大理、丽江,西进缅甸”的东西向干线,在云南干线公路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经上级部门研究决定,为缓解六兰公路交通通行压力,解决冬季高海拔路段冰冻严重影响行车安全问题,六库至兰坪公路进行分期建设。将后段(青吾甸至兰坪)古盐都隧道段(K25+300~K34+160)首先建设。 古盐都隧道段路线总体由西向东布设。起点位于兰坪县啦井镇上玉龙,接省道S316线六库至兰坪公路青吾甸至兰坪段K25+300处,路线向东升坡布设,经玉龙、脚裂山,我项目部负责建设从K27+180开始。路线于K27+200处分离为双幅路线,左幅于ZK27+553设古盐都隧道(长4047米)穿越雪盘山后路线向东降坡布设,右幅于YK27+572.5设置古盐都隧道(长4005米)穿越雪盘山,于YK31+982.181接左幅K31+950,之后按照整幅设计,于K33+203设桥跨越金坪河,之后路线转向东南降坡布设,经新生桥,于K34+160接原有六兰公路,路线全长8.86公里。 4号便道位于S311省道上方,起点K0+000接挂登公路,止点K0+168对应主线K33+126,全长168米。由于地势陡峭,该便道主要用于主线K33+755-K33+203段路基施工和桥梁K33+203大桥的施工。 2.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2.2.1地形地貌 古盐都隧道段路线位于横断山脉中段,区内峰峦重叠,沟深坡陡,高山峡谷交替分布期间。受喜山期线性强烈隆起影响,河流、山脉受区内构造控制明显。区内地壳急剧抬升,河流强烈下切,局部可见Ⅲ、Ⅳ级剥夷面,剥夷面下部为侵蚀台地。根据地貌特征大致可将拟建路线范围内地貌划分为:Ⅲ级剥夷平面、中切割中山陡坡地貌。现分述如下: 多呈“V”型,切割深一般1000~2000m,两岸地势陡峻,局部可见悬崖陡壁,自然坡度一般大于50°。河谷两岸发育多级

文档评论(0)

ouyan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