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评《海角七号》的叙事手法
《海角七号》其实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一个来自日本的女孩遇上了台湾本地怀才不遇的男孩,二人年轻气盛,互看不惯,到后来慢慢了解,直至惺惺相惜,达成永不分离的诺言。
对于这么一个简单甚至俗套的故事竟能够压倒当年《赤壁》这样所谓的大片,其叙事手法的独特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下面笔者将对《海角七号》的叙事元素进行简单的总结与分析。
片中的七封情书是将阿嘉和友子的爱情免于俗套的主要功臣。影片伊始就使用了两条叙事线索,一条现实时间线,还有一条过去的时间线。日本男教师温润深情的旁白引出了电影的片名,也奠定了整部影片的爱情基调,正如男教师的女儿信中所说的那样,美丽而心酸。给这部电影覆盖了一般青春励志片所没有的隽永厚重的气质。这七封情书是导演亲自操刀撰写的,文笔老成,用词精准,感人肺腑。一开始会让观众有丁点儿的摸不到头脑,不知道这七封情书与影片主人公究竟有何联系,但却作为一个柔软的背景,让观众始终放不下,渴望快点再次听到那磁性的男声。
此外,旁白的出现并不会使观众觉得突兀,导演很精心地策划了旁白每次出现的时间点和契机,比如阿嘉擅自撕开信封的时候,旁白自然响起,阿嘉送信的时候旁白再次响起,阿嘉和友子在一起的夜晚,随着友子胳膊移动的方向,露出信盒,旁白又一次响起。整部影片中,旁白共出现了10次,每次都由依有据,而且与现实时空的叙事相辅相承,并不冲突。旁白不仅叙述了几十年前的爱恋,也将现在时空的爱情主人公联系起来。在日本教师念道友子在海边踩红蚁很美的一段时,画面给了年轻的友子在海边温和的笑脸,还有阿嘉在海边的凝望。影片最后,老一辈未了的心愿终于在阿嘉的那句“留下来,或者我跟你走”中得到了实现。至此两条叙事线索得到了统一,几十年的遗憾终于在年青一代的勇气中终止、升华。
而对于现实时空来说,导演就增加了许多小人物来填充。过去时间线主要依靠男教师的旁白单纯讲述两个年轻人的爱情,现在进行的时间线则没那么简单,为了使故事丰富加入了茂伯、代表、劳马、水蛙、大大、大大妈妈、马拉桑等性格迥异但却可爱的人。他们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人生,也都有着不同的心事,像一幅清明上河图一样描画着各自的生活,也许观众能同他们身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影子,认同他们的同时,也认同了这部影片。再加上片中人物标准的闽南语和台湾民谣(如伍佰的《墓仔埔也敢去》)等元素,以及机车、小巷等意象,导演轻松地将影片搬入了台湾寻常百姓家,也许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你的身边……观众便会更有参与感。
影片中人物众多,却多而不乱。导演很有逻辑地将他们安排在剧情之中,每个人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又相互与其他人联系着。每个人物的出场都有理有据。代表爱上了阿嘉的母亲,阿嘉接替的是茂伯送信的工作,路上阿嘉与交警劳马发生了冲突,弄坏了车子,阿嘉便去修理,这才遇到了机车修理厂的伙计水蛙……他们都是生活在台湾的小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代表愤世嫉俗的火爆性格,对待阿嘉却是温柔和蔼,他热爱家乡,也热爱自己的小生活;水蛙安静地爱着已经嫁人的老板娘,也许有的时候,守护比拥有更有意义;劳马心中藏着对出走的妻子不变的爱情,只有在酒醉的时候才敢表达出来;马拉桑处处都在努力工作,在这个小镇上,到处都有他赔笑的身影,他也会觉得累,可更多的是他还有梦想,以至于到最后我们也不曾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只叫他那个小米酒的名字,马拉桑;国宝茂伯对月琴的执拗,哪怕只是摇铃最后也要坚持留在舞台上的可爱的坚持,不是哪个人都能随随便便做到的;阿嘉有着杰出的音乐才华,却怀才不遇重新回到小镇做着最普通的工作,自暴自弃,有着火爆的性格,冷漠的背后是对受伤的掩护,正如当年劳马在街头的暴躁一样;友子对自己的不如意却展现出了易怒的疯狂,整天嚷嚷吵吵遇事便要离开的她,最终在一个夜晚,看到了如水般温柔的眼神;最后那个对一切都表现出一副看破红尘心已死的外表酷酷的大大妈妈,在提到祖母的时候也会有触动的目光。但导演却点到为止,就像那个日本教师孤寂的背影以及友子奶奶暮光下晒粮食的身影一样,留下的是观众无尽的美好想象。
爱情是这个影片卖座的元素,而这些小人物身后的故事以及他们家人一般的亲昵,虽不会表达,但心心相印又是另一叫好的元素。片中每一个都是活生生的个体,而不单纯是导演镜头下创造出来的人偶。导演并没有因为主人公的戏份加强而忽视了其他人物的性格塑造。茂伯仍在继续思索着如何在演唱会上更好地表现自己,最终他的执念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那首《野玫瑰》不仅为演唱会增添了光彩,还与主题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使得茂伯这个人物的故事不会游离于影片的整体叙事线。在日本翻译问友子道你们这里还有谁会唱歌的吗?茂伯的自告奋勇和人物性格极为相符,搞笑又真实,这些细节无一不让观众信服,茂伯就是这么一个真实存在的活生生的人。导演对每个人物的安排有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