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优指导(浙江专用)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0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必修4.ppt

高优指导(浙江专用)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0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必修4.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部分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考点 课堂教学流程 完美展示 全书优质试题 随意编辑 独家研发 错题组卷系统 志鸿优化 永远更新 高中总复习用书课件光盘 目 录 CONTENTS 目 录 CONTENTS 命 题 调 研 明析考向 热 点 聚 焦 归纳拓展 典 题 试 做 评析指正 创 新 模 拟 预测演练 第三部分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考点 第三部分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考点 第三部分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考点 考点 第三部分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考点 第三部分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考点 第三部分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考点 -*- 第三部分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考点 -*- 第三部分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考点 -*- *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 三维固基础 知识深研析 活用提技能 1.辩证否定观的含义、作用、实质 (1)含义: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作用: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3)实质:辩证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 名师点睛哲学上讲的“肯定”和“否定”与日常生活中的肯定和否定不同,它指的是事物自身的存在和灭亡。事物的存在是由事物内部的“肯定”因素占主导地位决定的,事物的灭亡是由事物内部的“否定”因素占主导地位决定的。 -*- 三维固基础 知识深研析 活用提技能 2.辩证否定为什么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1)辩证的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2)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 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 三维固基础 知识深研析 活用提技能 1.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区别 -*- 三维固基础 知识深研析 活用提技能 2.正确理解事物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关系 (1)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保持其性质和现状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和向其他事物转化的方面。(2)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当肯定方面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事物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当否定方面上升为主要方面,并战胜了肯定方面时,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变化,实现自身的否定,旧事物变成了新事物。 -*- 三维固基础 知识深研析 活用提技能 典例1“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有人因为使用手机成瘾,让手机变成了“手雷”,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对此,我们应该(  ) ①正视手机控制社会的事实 ②适度使用,防止矛盾的转化 ③辩证否定手机功能的拓展 ④创新科技,消除人性的弱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①的观点没有如实反映手机的功能,④的观点否认了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均错误;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项。 答案:C -*- 三维固基础 知识深研析 活用提技能 对应训练1莫言认为,其创作深受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马尔克斯和福克纳的影响,同时他又意识到一定要果断地“逃离”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B.拓展想象空间,摆脱已有观念 C.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D.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题中“莫言的创作深受马尔克斯和福克纳的影响,但也有自己的风格”体现了既肯定又否定,更有创新地“扬弃”,由此可见,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项不是哲学启示,不能入选;B项说法错误,不能入选;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目的主旨,亦不能入选。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三维固基础 知识深研析 活用提技能 类题解法此题属于哲学启示类选择题。一般以某些典型事例、事件或名人名言为背景,考查得出的哲学道理或哲学启示。解答时要全面分析材料,弄清材料反映的问题是什么,从中得出什么样的意义、经验、做法,在此基础上,排除错误的选项和与意义、做法不相符的选项,从而选出符合题意的哲学启发或启示。 -*- 三维固基础 知识深研析 活用提技能 典例2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喝啤酒时,将几块小鸡骨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实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在穿越液态氢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行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  ) ①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 ②世界并不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花开一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