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生态环境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的转换过程已经表明,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总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总是在不断深化的。此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又会出现新的医学问题需要解决。如随着人群的城市化、人口的老龄化、地球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社会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国际交往的增加及人类活动范围和空间的扩大、生命科学的发展等等都将会带来新的医学和社会问题,也会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疾病谱(spectrum of disease)变化是指由于国家民族、社会制度、生活习惯、经济条件、战争动乱以及个人行为等的差异和变化,所造成的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 以美国资料为例,美国1900年疾病前五位的死因 依次是:流感与肺炎、结核、肠胃炎、心脏病和脑血 管病,而1994年疾病主要死因中的前五位则变化为循 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 和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表2-1 我国城市医院住院病人前十位疾病构成的历史变化比较 排 序 1955年 1999年 疾 病 种 类 疾病构成(%) 疾 病 种 类 疾病构成(%) 1 消化系疾病 24.74 损伤与中毒 15.41 2 呼吸系疾病 11.72 消化系疾病 14.88 3 妊娠、分娩及产后病 11.34 呼吸系疾病 14.08 4 传染病(肺结核除外) 9.43 妊娠、分娩及产后病 7.40 5 外伤及中毒 6.39 泌尿和生殖系病 6.31 6 女生殖器病 3.41 恶性肿瘤 5.48 7 寄生虫病 3.38 心脏病 5.33 8 肺结核 3.31 脑血管病 5.01 9 眼病 2.83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4.65 10 皮肤病 2.74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疾病 4.32 ? 十种疾病合计 79.29 十种疾病合计 82.87 顺 序 死 亡 原 因 死亡专率 (1/10万) 占死亡总人数的% 1 恶性肿瘤 140.47 23.89 2 脑血管病 127.18 21.63 3 心脏病 98.92 16.82 4 呼吸系统疾病 81.68 13.89 5 损伤和中毒 36.95 6.28 6 消化系统疾病 17.86 3.04 7 内分泌、营养、代谢及免疫疾病 16.87 2.87 8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8.87 1.51 9 精神病 6.67 1.13 10 神经系统疾病 5.28 0.90 ? 十种死因合计 ? 91.96 表2-2 1999年部分市前十位主要疾病死亡专率及死亡原因构成 表2-3 1999年部分县前十位主要疾病死亡专率及死亡原因构成 顺 序 死 亡 原 因 死亡专率 (1/10万) 占死亡总人数的% 1 呼吸系统疾病 133.69 22.04 2 恶性肿瘤 111.62 18.40 3 脑血管病 111.57 18.40 4 心脏病 74.99 12.37 5 损伤和中毒 66.99 11.03 6 消化系统疾病 24.15 3.98 7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9.24 1.52 8 新生儿病 810.28 (以每十万出生人数为分母) 1.32 9 肺结核 7.88 1.30 10 内分泌、营养、代谢及免疫病 6.40 1.05 ? 十种死因合计 ? 91.41 表2-4 我国2009年城市县医院住院病人前十位疾病构成的历史变化比较 排 序 市 县 疾 病 种 类 疾病构成(%) 疾 病 种 类 疾病构成(%) 1 呼吸系疾病 13.04 呼吸系疾病 17.54 2 消化系疾病 11.09 妊娠、分娩及产后病 15.12 3 妊娠、分娩及产后病 10.02 损伤、中毒和外因 14.01 4 损伤、中毒和外因 9.36 消化系疾病 12.26 5 6.40 脑血管病 5.70 6 脑血管病 5.50 泌尿和生殖系病 4.68 7 恶性肿瘤 5.01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4.09 8 缺血性心脏病 3.79 缺血性心脏病 3.52 9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3.58 围生期病 2.50 10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3.08 恶性肿瘤 2.36 ? 十种疾病合计 70.87 十种疾病合计 81.51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稳态破坏的原因 致病因子过强 高原大气氧分压过低→缺氧 机体调节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4 Lesson 1 What's So Funny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x VIP
- 光伏发电工程概算定额解读.docx
- 任务规划与通讯链路资料.ppt VIP
- 药房核心制度流程试题.doc VIP
- 标准图集-20CS03-1 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与安装(一).pdf VIP
-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结题报告.pdf VIP
- 成人反流误吸高危人群全身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项目五研学旅行组织实施管理66课件.pptx VIP
- 铁路法知识课件.pptx VIP
- 实验室消防安全安全管理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