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结 黄河特征 黄河概况 黄河治理 发源地:巴颜喀拉山 ;流经九大省区及四大地形区 注入海洋:渤海 贡献:发电 ;灌溉 ;旅游; 塑造平原 上游:多峡谷 落差大 水能丰富(土地荒漠化) 中游:支流多 水量大 饱含泥沙(水土流失) 下游:河床宽坦 水流缓 形成地上河 (凌汛、水灾、断流) 上游:植树造林 修建水库 中游:水土保持(关键),修筑梯田,植树造林 下游:筑堤束水 ,加固大堤,疏通河道 课堂检测 1、流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河流是( ) A.黄河 B.珠江 C.雅鲁藏布江 D.塔里木河 2、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 ( ) 加固黄河大堤 B.在上游修筑水库 C.搞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D.多挖几条入海河道 A C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最后注入的是:_______ 4、黄河下游进入平原地区后,称为“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渤海 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道变缓,河水流速减慢,黄河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1)、上、中、下游分界点:A_________、B___________。 (2)、支流名称: ________ ________ 5、填图题 孟津 河口 汾河 渭河 *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黄河 1.发源于什么山脉?流经哪些省份?注入什么海? 2.流经哪些地形区?几个阶梯? 3.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在哪里?属于哪一个省份? 4.有哪些支流? 一、黄河概况 2.流经哪些地形区?几个阶梯?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 华北平原 内蒙古 河南 渤海 3.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在哪里? 属于哪一个省份? 河 口 孟津 上 游 中游 下 游 黄河水系图 黄河的主要的支流有:汾河和渭河 4.有哪些支流? 湟水 洮河 汾河 渭河 河口 孟津 河流名称 长度(千米) 年径流量(亿立方米) 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 长江 6300 10000 180 黄河 5500 500 75 珠江 2197 3069 44 黑龙江 3420 3465 86 我国主要河流比较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二.黄河贡献 贡献之一: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河套平原 宁夏 平原 华 北 平 原 贡献之二:丰富的灌溉水源 塑造平原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水电站的分布 A B C D E F 龙羊峡 李家峡 刘家峡 青铜峡 三门峡 小浪底 奉献之三:丰富的水能资源 蕴藏着丰富的水能 河口 孟津 三门峡电站 小浪底电站 奉献之四:丰富的旅游资源 我“病”了! 三、黄河的忧患 断流 凌汛 荒漠化 合作探究:这些问题产生在黄河的哪些河段?(参考书51页和52页) 水土流失 地上河 上游 中游 下游 荒漠化 凌汛 水土流 失严重 地上河 凌汛 断流 分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治理呢? 黄 河 上游—土地荒漠化严重 低纬度 高纬度 河水 封冻 凌汛的形成示意图 河口 孟津 凌汛是怎样产生的?发生在什么季节?黄河的哪些河段能产生凌汛? 观察思考 气温低 气温高 凌汛就是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 黄河凌汛发生在:宁夏、内蒙古、山东(上游和下游) 兰州 。 河口 。 。 利津 。 龙门 。 陕县 中游—水土流失 中游—水土流失 自然因素 支流较多 土质疏松 暴雨多 人为因素 植被破坏 下游—河水泛滥 历史上黄河下游 洪水泛滥范围 下游—“ 地 上 河” 土质疏松 暴 雨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地势低平 流速减慢 泥沙 淤积河床 地上河 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流程图 洪水 泛滥 “地上河”动画演示 水 面 河 床 面 地 面 洪水泛滥 下游—断流 70年代 80年代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断流长度千米 135 179 683 —— 704 —— 断流时间天 9 11 121 133 226 137 断流起止月份 5月—6月 2月—11月 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黄河下游出现了断流现象,而且断流的天数越来越多,长度也越来越长,严重影响了两岸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忧患 原因 对策 上游 中游 下游 黄河忧患在上中下游的表现、原因、对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