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8 焊接结构的工艺性 3.焊缝的布置应分散以减少焊接应力和变形 由于焊缝密集或交叉,会造成金属过热,加大热影响区,使组织恶化。一般两条焊缝的间距要大于3倍的板厚且不小于100mm。 4.8 焊接结构的工艺性 4.焊缝应尽量避开机械加工表面 要求先加工后焊接,则焊缝位置的设计应尽可能离已加工表面远一些。 在机加工要求较高表面上,尽量不要设置焊缝 4.8 焊接结构的工艺性 5.焊接端部过渡设计应平滑过渡并避免焊时熔化 焊接件端部应无锐角,以避免焊时熔化, 两焊接接头处应平滑过渡避免应力集中 参考文献 1.章燕谋.锅炉制造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 2.朱其芳,赵钦新.动力机械与设备制造工艺学.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3. 王宽福,冯丽云焊接与化机焊接结构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 谢 谢!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让我们共同进步 1. 热裂纹 (4) 预防焊接热裂纹的措施 ① 预防热裂纹的基本措施是严格控制焊缝化学成份,限制碳、硫、磷杂质元素含量,也可在焊接材料中加入足够脱硫剂。 ② 采取工艺措施,如焊前预热、伴热、用大线能量施焊(应保证焊缝形状 系数不过小)。 ③ 尽量降低焊件刚性等,减小焊接内应力。 2. 冷裂纹 (1)冷裂纹的特征 冷裂纹是焊接低合金高强度钢、中合金钢和中碳钢等易淬火钢材时最易产生的焊接缺陷。 ①产生于焊缝金属凝固之后,一般产生于马氏体转变温度以下或常温。 ②主要产生热影响区,产生焊缝区可能性极小。 ③常具有延迟性。 2. 冷裂纹 (2)冷裂纹的特征 冷裂纹是焊接低合金高强度钢、中合金钢和中碳钢等易淬火钢材时最易产生的焊接缺陷。 ①产生于焊缝金属凝固之后,一般产生于马氏体转变温度以下或常温。 ②主要产生热影响区,产生焊缝区可能性极小。 ③常具有延迟性。 (2)产生原因:冷裂纹产生的本质,是焊件热影响区的低塑性组织(淬硬组织)、焊接接头中的氢和焊接应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2. 冷裂纹 (3)影响因素 ① 淬硬作用易淬火钢在焊接时过热区会产生粗大马氏体组织,从而使热影响区金属的塑性下降,脆性增加,当受到大的焊接拉应力作用时就易开裂。 ② 氢的作用氢所诱发的冷裂纹,从潜伏、萌生、扩展,以至开裂具有延迟断裂和特征,至于延迟时间长短和氢的浓度以及焊接接头的应力水平有关。 2. 冷裂纹 (3)影响因素 ③ 焊接应力的作用:当焊接应力为拉应力并与氢的析集和材料淬火硬化同时发生时,极易发生冷裂纹。 厚板焊接更易在根部产生冷裂纹,一是厚板刚性大,二是厚板冷却速度快,促使产生淬火组织,从而产生较大的焊接应力所致。 2. 冷裂纹 (4)预防冷裂纹的措施 冷裂纹是三个因素的综合作用,排除或削弱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对防冷裂有利。若仅存在某一因素的作用,冷裂纹也不致产生。 ① 最大限度地降低焊缝氢含量。焊条和焊剂要高温烘干,去除潮气,清除坡口区域的油锈水。焊后加热到200~300℃,以利于氢扩散逸出。 ② 焊前预热,焊后缓冷。用预热、伴热和焊后热处理以及采用大线能量施焊均利于氢的逸出和降低淬火倾向。 ③ 严格控制母材含磷量,以防冷脆。 ④采取有利于降低焊接残余应力的措施。 3. 再热裂纹 (1)再热裂纹的特征 ① 再热裂纹是在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再加热到540~930℃范围内产生的 ② 裂纹沿热影响区的粗晶区的晶粒用界扩展; ③ 呈分枝状的晶间裂 纹,裂纹扩展到焊缝或母材的细晶粒区就终止了。 (2)再热裂纹形成机理 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再加热受到550~700℃时经过保温,合金碳化物弥散析出在位错线上,强化了晶内,同时粗晶区晶界的强度低,塑性差,再加热过程中,残余应力释放,晶界强度又低于晶内,导致晶界开裂。 3. 再热裂纹 (3) 影响因素 影响再热裂纹的因素很多: 如母材的化学成分、拘束状态、焊接规范、焊条强度、消除应力 规范和使用温度等。 ①化学成份主要影响热影响区晶界塑性; ②拘束状态、焊接规范影响焊接残余应力大小; ③消除应力热处理规范或使用温度主要影响再热作用下所引起的塑性应变 量和合金碳化物弥散析出程度。因此,热影响区粗晶区的塑性变形能力、焊接残余应力和再热引起的塑性应变量是影响再热裂纹的三个基本因素。 3. 再热裂纹 (4) 预防再热裂纹的措施 一是改善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的塑性; 二是减少焊接残余应力。 ① 选用再热裂纹敏感性小的母材,是根本措施 ② 采取一切有利于降低残余应力的措施。 ③ 避免焊接残余应力与其他应力(结构应力、再热过程中的热应力等)的复合 ④ 采用低匹配焊接材料利于吸收变形。 ⑤ 在确保消除应力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低再热温度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理解当代中国 英语读写教程Unit 5 英语读写教程课件.pptx VIP
- 名校课堂八上物理电子版不带答案.doc VIP
- 2025年试题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试题+答案.docx VIP
- 2024年版羽毛球馆租赁协议样本.docx VIP
- 要素式起诉状(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doc VIP
- 焙烧炉天然气燃烧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ocx VIP
- 2019-2020学年上海市市东中学高三政治测试题.docx VIP
- 上海市市东中学2023年高二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上海市市东中学2022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上海市市东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