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节决定成败 结论: 良好的法律风险管理不仅仅能降低潜在的法律风险,还能提升企业的总体价值,创造竞争优势,并改善企业形象。作为整个标准化管理体制的一部分,优秀的法律风险管理确实能够切实提高企业整体管理力度。我们相信,如果这一体系得以正确而完整的贯彻并发展成熟,将对企业的管理模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谢 谢 * (10)抗税案(刑法第202条) (11)逃避追缴欠税案(刑法第203条) (12)骗取出口退税案(刑法第204条第1款) (13)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案(刑法第229条第1款、第2款) (14)中介组织人员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案(刑法第229条第3款) (15)职务侵占案(刑法第271条第1款) (16)挪用资金案(刑法第272条第1款) (17)挪用特定款物案(刑法第273条) 2、具有国有企业人员身份的财会人员的刑事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具有国有企业人员身份的财会人员的常见案件立案标准及涉嫌罪名包括: (1)贪污案(第382条、第383条,第183条第2款,第271条第2款,第394条) (2)挪用公款案(第384条,第185条第2款,第272条第2款) (3)受贿案(第385条、第386条,第388条,第163条第3款,第184条第2款) (4)行贿案(第389条、第390条) (5)对单位行贿案(第391条) (6)介绍贿赂案(第392条) (7)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第395条第1款) (8)隐瞒境外存款案(第395条第2款) (9)私分国有资产案(第396条第1款) 三、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一)问题的由来 某些财务人员,他们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只要对外提供的报表是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即便是虚假的(事实上单位财务人员非常清楚是不是虚假资料),也不会有什么责任,到时就推说“我不知道,我看到经过审计了就认为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这种认识实际上是不对的,对造假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其他责任人员(均可能涉及财务人员)想以此推卸自己应负的责任也是行不通的。也就是说,想以审计责任推卸会计责任是走不通的。 (二)会计信息欺诈由谁来“买单” 1.会计信息欺诈的认定 2.会计信息欺诈的实施主体 3.会计信息欺诈的适用法律 1.会计信息欺诈的认定 会计信息欺诈,是指利用会计信息,包括会计报表及临时报告等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而实施的欺诈。目前,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利用会计信息进行欺诈的方式主要有:(1)虚增利润,(2)虚增资产,(3)虚增注册资本,(4)钻会计准则的空隙操纵利润。 2.会计信息欺诈的实施主体 会计信息欺诈的实施主体有两个:第一个自然是公司本身,这个毋庸置疑;第二则是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证券公司、主承销商、财务顾问、上市推荐人等)。 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遵循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出具不实报告,则应当承担审计责任;而如果与上市公司合谋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实施会计信息欺诈,则应与上市公司一起成为会计信息欺诈的共犯。 3.会计信息欺诈的适用法律 从判例来看,依据我国《刑法》,对于上市公司实施的会计信息欺诈,应以“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刑法》修正案(六))处罚; 对于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实施的会计信息欺诈,对故意行为,则以“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刑法第229条第1款、第2款)追诉和处罚 对非故意但因严重不负责任而出具了重大失实文件的,则以“中介组织人员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刑法第229条第3款)追诉和处罚。 除了刑事责任以外,人民法院应当以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作为受理的前置程序,参照虚假陈述,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证券法》第六十九条规定。 (三)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准确表述和区分 会计责任: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有关规定,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包括: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提交审计的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我国《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行为负责,是承担会计责任的主体。 审计责任:注册会计师应对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审计报告的真实性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审计报告要如实地反映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审计依据、实施的审计程序和应表示的审计意见;二是不偏不倚、不受任何偏见的影响,对影响会计报表公允表达的所有重大方面都应予以披露;三是具有可验证性,即事后如需验证,可按相同的审计程序,获得相同的审计结论。 四、《会计法》等法律 对财务人员的保护 (一)《会计法》明确了单位负责人 打击报复财务人员的法律责任 《会计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