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之原虫.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生活史 寄生部位:滋养体主要寄生于十二指肠,有时也可在胆囊内,利用吸盘吸附于肠壁。 感染阶段:成熟四核包囊。 致病阶段:滋养体 三.致病 1、致病机理: (1)虫株致病力:存在不同毒力株; (2)机械性作用:虫体的机械性阻隔及刺激作用,损伤肠粘膜的微绒毛,影响其消化吸收功能。 四.实验诊断 1、阴道分泌物检查 (1)生理盐水涂片法:检查活虫体。 (2)涂片染色法:涂片用瑞氏或姬氏染色后再镜检。 (3)培养法:可提高检出率。 2、尿液检查:尿道炎者取尿液经离心沉淀后涂片检查。 五.流行与防治 1.传染源:病人及带虫者。 2.感染方式: (1)直接接触:通过性生活感染。 (2)间接接触:通过被污染的坐式厕所、公共浴盆、游泳衣具等。 3.预防: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女性经期卫生。 4.治疗:口服药有甲硝咪唑(灭滴灵)等,阴道内用药有滴维净、鹤草芽栓剂等 刚地弓形虫 Toxoplasma gondii 属于孢子纲,真球虫目,弓形科。是由一法国学者首先在刚地梳趾鼠单核细胞内发现,虫体呈弓形,故而得名。 引起的疾病称弓形虫病,人和动物均可感染,是人兽共患病。 宠猫女士生畸儿 腹部撑破肠裸露 2000年2月3日晚12时许,家住成都市大弯镇的曾女士剖腹产生下一名重2.7公斤的男婴。医护人员发现,新生儿腹部的皮肤被内脏胀破,结肠全部裸露并鼓出体外,肉眼甚至可以看到肠子的蠕动。经医生诊断,这是因曾女士患了一种对胎儿极为不利的弓形虫病所致…… 摘自“妇幼健康网” ln-health-info/index.htm 一、形态 弓形虫发育全过程有5个不同形态阶段: ①???? 滋养体 ②???? 包囊 ③???? 裂殖体 ④???? 配子体 ⑤???? 卵囊 寄生在中间宿主(人和各种动物)的有核细胞内 寄生在终宿主(猫科动物小肠上皮细胞内) 在中间宿主有核细胞内发育的阶段,因繁殖速度快,又称速殖子。 4~7×2~4μm。 当多个速殖子聚合在细胞内时形成所谓的假包囊 1.滋养体: 弓形虫假包囊 2.包囊: 圆形或椭圆形;直径5~100μm。外有一层具弹性坚韧的囊壁包住,内含数个至数百个滋养体,包囊内滋养体也称缓殖子。包囊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破裂,缓殖子重新侵患新细胞。 二、生活史 猫粪中的卵囊 动物肉类中的包囊 动物肉类中的假包囊 人和其他动物肠内 子孢子 巨噬细胞 速殖子 随血流扩散至各器官组织,在细胞内发育增殖 缓殖子 速殖子 速殖子内二芽殖分裂 速殖子正侵入巨噬细胞 发育增殖直至细胞破裂,速殖子侵入新的组织、细胞,反复繁殖。 如免疫功能正常,部分速殖子侵入宿主细胞后,虫体繁殖速度减慢,形成包囊。(特别是脑、眼、骨骼肌等组织) 包囊在宿主体内可存活数月、数年,甚至终身。 包囊是中间宿主之间或终宿主之间互相传播的主要形式 生活史小结 1.生活史过程需要二个宿主: 终末宿主:猫科动物。 中间宿主:非常广泛。哺乳类(包括人、猫均可)、爬行类、两栖类、鸟类 2.感染阶段: ①成熟卵囊(子孢子) ②假包囊(速殖子) ③包囊(缓殖子) 三、致病 致病机制 速殖子导致组织急性炎症和坏死 包囊挤压器官组织,破裂后刺激机体发生变态反应,形成肉芽肿,纤维化。 感染弓形虫后,一般多为隐性,即无症状出现,故常被忽视。但有例外:①免疫缺陷; ②免疫功能低下(如放射治疗、免疫抑制剂应用、药物应用不当)。可出现严重弓形虫病或致死。 临床表现: 先天性弓形虫病 发生于初孕妇女,经胎盘感染胎儿,可致流产、早产、畸胎或死产。怀孕早期感染畸胎发生率高,主要累及大脑和眼,如脑积水、脑钙化、视网膜脉络膜炎和精神、动物障碍为典型症候。 获得性弓形虫病 (1) 淋巴结肿大 患者淋巴结肿大,变硬,有橡皮 样感,伴有长时间低热,疲倦,肌肉不适等。 (2) 脑炎、脑膜炎、癫痫和精神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病症。 (3) 眼病,较先天性弓形虫病少见,有些为先天性感染但到成年后才发作。 (4) 其它,如心肌炎、肺炎等 四、诊 断 1. 病原学诊断 (1)涂片染色法 取病人各种体液离心后取沉淀物、或活组织穿刺物涂片,经吉氏染色后镜检、查找滋养体。 (2)动物实验和细胞培养法 小鼠腹腔接种,取腹腔液镜检。 2 .血清学试验 五、流行分布 世界性分布 可感染多种动物:14种哺乳动物,鸟类等;家畜阳性率可达20%-50%。 人群抗体阳性率为25%-50%; 流行环节 传染源:动物为主,猫科动物重要,人通过胎盘。 传播途径:胎盘+口+伤口:感染的肉、蛋、奶制品,污染的食物、水源和土壤。 易感人群:为普遍易感;胎儿、婴幼儿、肿瘤和艾滋病患者等免疫功能受累的人。 六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