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怎样写老师(十八)
PAGE
PAGE 97
怎样写老师
一、知识要点
(一)教我们的老师很多,要写哪一个昵?要写有特点的老师。平时要多观察,多交流,为了了解老师,还可以多问,掌握更多的材料。
(二)可以写老师讲课,他讲课的声音、动作、方法,写字,与别的老师有什么不同;他辅导学生时的态度,参加活动时的表现,家访时的情景,师生的交流,都可以写出老师的思想品德、性格爱好。
(三)也可以写自己不喜欢的老师,比如,这个老师对学生不一视同仁,又比如他有一次伤害了你的自尊心。
(四)平时,老师的事比较多,一定要选择有代表性的事来写。选择你印象比较深的事来写。
(五)要写出自己对老师的情感。
二、范文欣赏
我们的体育老师
最使我头痛的就是体育课,尤其是刚刚走马上任的体育张老师那一套教学方法,真另我这个体质差的“小不点”吃不消。
张老师是一个非常“凶”的瘦老头儿。他中等身材,丝丝银发和额头上的皱纹纪录着他的年纪;古铜色的脸庞,表情严肃,几乎没见他笑过。他脖予上常挂着一块体育用的秒表,一身天蓝色的运动装。整体看来,倒有一种大教练的风采呢。
每次上体育课,他都要求我们昂首挺胸,立正时两手中指要紧贴裤缝,总的说就是“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我想:“干吗那么严,上体育课连放松一下都不行,那么站着和塑像有什么两样。”尽管这样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在我们的心目中,张老师就像一只老虎,人人都怕。
过去上体育课,我无忧无虑。因为那时除了玩还是玩。今年不知从哪个“天涯海角”闯来一个“达标”。测完立定跳远还要练50米跑……张老师要求我们每项都“达标”,我哪里闲心想“玩”这个字。今天测验垒球,投14米算及格。我臂力小,投了好几次都不及格。后来,有一次差一尺就到14米线了。我满以为老师会睁一眼闭一眼让我及格,就挺得意地唱着歌回到队伍中。谁知老师跟我“玩真的”,硬是判我不及格。他拍了一下我的头说:“再练。”我瞟了老师
放学后,我取来垒球偷偷练。几天后的体育课上,老师又让我补测一次。13米,13.5米,14米……我终于及格了!我高兴地一下子跳起来。可是,我下地时一个不稳,重重地摔了一跤。张老师把我扶起来,他替我压压腿,亲切地问我:“痛吗?”我望着张老师慈爱的目光,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张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什么事情都不是天生就会的,既然不会,就要学、要练。你看,垒球这一项,凭你自己的努力就攻破了。别的项目也攻一攻,争取得100分,记住:‘身体好,头一条’”。老师的话蛮有哲理的,都说到我
是啊,张老师为了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张老师不再那么可怕,在我心目中,张老师变得和蔼可亲了。
巧嘴王老师
王老师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就分到我们学校来教我们班的数学。那年,王老师还不足18岁。
王老师课上得很轻松。我们听王老师的课,再难懂的指示,只要他一开口点拨,我们总能在欢快的气氛中掌握。王老师从不布置家庭作业,我们轻轻松松地就学了一年。但考试下来,成绩总是全县前三名。
我们把自己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考试中所获得的成绩,全部归功于王老师的“伶牙俐齿”。在课下,我们说起王老师来,总是称他为“巧嘴王老师
“巧嘴王老师”的称号是名副其实的,不信,让我从我们班编的《王老师趣事记》一书中找出几件来给你讲一讲。
一天,上数学课时,王老师说:“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两个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听着听着,我们都笑了。王老师问哪位同学能接着往下讲。“这个故事能讲完吗?为什么?”“这个故事讲不完,后面的话可用什么标点符号来表示?”在我们兴趣盎然之时,王老师引出了“循环小数的名称,使我们觉得,学循环小数就同听故事一样。在讲“混循环小数”的定义时,王老师指着“1.63838……”说:“这个循环小数不是从小数点后面第一位开始循环的,此处的‘6’不参加循环,是‘混’进去的,所以,我们把这一类小数叫做‘混循环小数’……”一个“混”字,把我们的学习热情点燃了。在后面练习找循环小数时,大家争先恐后地去找有没有“混”进去的数,兴奋极了。
一次辅导课上,王老师点了三个学生板演小数加减法,结果有两个同学把得数末尾的零忘了去掉。王老师没有批评,却从讲台下拿出一把剪刀来。同学们全都睁大了眼睛,张着嘴,望着他。王老师对同学们说:“你们知道我要用这把剪刀做什么?”同学们愣住了。王老师接着说:“我要把这两个得数的尾巴剪掉。”同学们恍然大悟,便哄堂大笑起来。从此以后,保留小数末尾的零的现象消失了。“王老师这招可真‘绝’啊!”我们对王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
王老师的巧嘴不仅在课堂上发挥大作用,在课后也处处叫人拍手称绝。四年级的一次课后,我们班的艾华同学不小心把墨水溅到王老师的白衬衣上,艾华吓得低下头,等待着王老师的批评。王老师看了看我们,笑着说:“艾华呀,你是怎么搞得嘛,早知今天你要摔给我墨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