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概说
第一章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第二章 盛唐诗歌
第三章 李白
第四章 杜甫
第五章 中唐诗歌
第六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第七章 唐代散文
第八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九章 晚唐诗歌
第十章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概说
参考书目
1、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19年。
2、陈伯海《唐诗学引论》,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
3、乔象钟、陈铁民主编《唐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
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唐代文学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上承魏晋南北朝文学,属于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后期下启两宋文学,属于中古期的第二段。
本编文学的历史起讫
隋 唐 五代十国 宋
581 618 907 960
唐代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唐代文学可谓百花齐放,诗歌、散文、小说都得到很大的发展,同时还兴起了词和变文这两种新的文学形式。
唐代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一)诗歌的繁荣
(二)散文的革新
(三)小说的成就
(四)词的产生和发展
(五)变文
(一)唐代诗歌的繁荣与发展
1、诗人众多,名家辈出。
《全唐诗》收录唐代诗人两千二百余家。
《全唐诗补编》收作者一千多人。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统计,唐代诗人有别集者共691家。
《诗薮·外编》(胡应麟):“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
(一)唐代诗歌的繁荣与发展
2、诗作浩繁
《全唐诗》收录诗歌四万八千九百余首 。
《全唐诗补编》收诗5000多首。
(一)唐代诗歌的繁荣与发展
3、艺术精湛
律诗成熟
绝句精美
(一)唐代诗歌的繁荣与发展
4、流派纷呈
山水田园诗派
边塞诗派
元白诗派
韩孟诗派等
(一)唐代诗歌的繁荣与发展
5、风格多样
明·高棅《唐诗品汇》总序:“开元、天宝间,则有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沉郁,孟襄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真率,王昌龄之声俊,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常建之超凡,此盛唐之盛也。”
胡应麟《诗薮》:“其格,则高卑、远近、浓淡、浅深、巨细、精粗、巧拙、强弱,靡弗具矣。其调,则飘逸、浑雄、沉深、博大、绮丽、幽闲、新奇、委琐,靡弗诣矣。”预矣。”
(一)唐代诗歌的繁荣与发展
6、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7、诗体完备
《诗薮》:“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体,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弗备矣。”
古体、近体都具备 。唐代诗人发展了汉魏兴起的五七言古诗,乐府歌行体诗歌更是大放异彩。律体是唐人的创造。形成五律、七律、排律、绝句等形式。
古体:1、五古;2、七古。另有四言、三言、六言、九言和杂言。
近体:1、五律;2、七律;3、五绝;4、七绝。另有六律、六绝、五排、七排。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体现在五大形式要素上: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
王力 《诗词格律》中华书局 2000年版
格律诗的形式要求
(1)八句——40、56字;
(2)平仄相间,粘对合律;
(3)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4)一韵到底的平声韵(二四六八句必须入韵,首句可入可不入韵)。
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形式
仄仄平平仄 出
平平仄仄平 对
平平平仄仄 出
仄仄仄平平 对
仄仄平平仄 出
平平仄仄平 对
平平平仄仄 出
仄仄仄平平 对
(一)唐代诗歌的繁荣与发展
8、影响深远广泛
诗人队伍的构成广泛。 《诗薮》:“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
唐诗在当时就以种种方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旗亭画壁”
白居易:“缮写模勒,衒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
据《诗薮》统计,唐人自选诗有三十多种,今存唐人唐诗选本即有十多种,即《唐人选唐诗十种》,中华书局1958年版。
胡应麟《诗薮》:“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体,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弗备矣。其格,则高卑、远近、浓淡、浅深、巨细、精粗、巧拙、强弱,靡弗具矣。其调,则飘逸、浑雄、沉深、博大、绮丽、幽闲、新奇、委琐,靡弗诣矣。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
(二)唐代散文的成就
中唐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以恢复儒学为旗号而进行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革新,以清新质朴的散体文代替华美空洞的骈体文,使文体革新取得成功。
《全唐文》收作者3035人,骈散文共20195篇。后来的《唐文拾遗》和《唐文续拾》,续收777位作者,文2871篇,两者合计,作者3516人,文22896篇。现据西北大学《新编全唐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推拿学试题库(附参考答案).docx VIP
- 探讨平台经济下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护问题.docx VIP
- 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PPT.ppt VIP
- 南瑞集团-水轮发电机组状态监测整体解决方案.pdf VIP
- 第二单元第1课《山水相逢》课件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八年级美术上册 (1).pptx VIP
- 标准图集-华北-08BJ6-1地下工程防水1.pdf VIP
- 第2课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1课时)-课件(共23张PPT).pptx VIP
- 物业项目经理面试的53个经典问题(附参考答案).doc VIP
- 《观赏植物介绍》课件.ppt VIP
- 水电站碾压混凝土施工工法--rcc工法.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