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镇地质综合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山镇构造地质学综合报告 姓名:李磨迹 学号:1001093017 班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年6月12日 目录 引言———————————————————— 地层及构造层的划分————————————— 构造———————————————————— 第一节 中泥盆纪至晚三叠纪构造层———————— 第二节 早白垩纪到玩白垩纪构造层———————— 地质发展史————————————————— 结束语——————————————————— 金山镇地质报告附图 附图Ⅰ 金山镇构造构造纲要图 附图Ⅱ 金山镇联合剖面图 第一章 引言 1区域地理概况,山脉,河流及交通位置 .研究区金山镇地处造山带,整体海拔在700——1800米之间,图中三条主要山脉呈北东走向近等间距分布于金山镇西北部,为中山。该地区地形整体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峰诸岭海拔1800米,位于金山镇西北约8km,村庄主要分布于河流流经的图幅东南地势低处,其中干流近北北东方向向南流去,两条主要支流由西北部山区汇水而来注入干流在P1流经地区。该地区构造活动较为强烈,海拔较高,所以交通不太便利,只能依山建路。 2.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次实习为综合以前所学知识和实习经验设立,要求我们能比较全面地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我们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它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实习。 3.完成工作量 表1-1 内容 单位 时间 金山镇构造纲要图 1件 1小时 金山镇联合剖面图 1件 2小时 金山镇综合地质报告 1份 10小时 第二章 地层及构造层划分 金山镇地区出露地层从中泥盆统到上白垩统,其中有两套地层缺失,分别为侏罗系和下三叠统。根据地层产状及其接触关系判断侏罗系地层缺失为角度不整合,下三叠统地层缺失为平行不整合。由此分为两个构造层,即K1-K2构造层,D2-T3构造层;以及两个构造亚层,即T2-T3构造亚层和D2-P2构造亚层。 各地层分述如下: 表2—1 分布 面积 岩性 接触关系 泥盆纪地层 出露于东南部地区呈条带状产出 约10km2 中深海向页岩及砂岩 与上覆岩层整合接触,与下伏岩层关系未知 石炭纪地层 出露地域广泛,主要在西北部山区 约230km2 滨浅海相砂岩及灰岩 与上覆二叠系和下伏泥盆系岩层均为整合接触 二叠纪地层 各地区均有出露,主要发育于毗邻金山镇西北部呈地区呈北东走向 约50km2 滨浅海相砂岩及灰岩 同下伏石炭系整合接触,与上覆三叠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三叠纪地层 主要出露与中部地区,同样呈北东走向 约40km2 滨海相灰岩,泥灰岩 与下伏二叠系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白垩系角度不整合接触 侏罗纪地层 该地区未见出露,可能在该地区该时期未接受沉积 ∕ ∕ ∕ 白垩纪地层 出露与地区北部, 约30km2 陆相砂岩 与下伏三叠系角度不整合接触,产状近水平 第三章 构造 该地区构造总体方向为北东南西向,沿该方向发育有一系列褶皱及断层,主要位于西北部山区,三条逆断层为典型逆冲推覆构造组合,也因此多发育近倒装和不完整的褶皱;次生构造方向为北西南东向,主要为一些平移断层和一系列正断层组成的地垒地堑。 第一节 中泥盆世-中三叠世构造层 一.褶皱 f2: 奇峰—雨峰背斜:位于图区西北部奇峰—雨峰一带,呈NW-SW向延伸;核部由下石炭统砂岩组成。背斜出露不完整,只有北西翼出露。长约14km,宽约2km,平面呈长轴完整的不规则半椭圆状,长宽比约为5,为短轴背斜。翼部由中石炭统砂岩组成,两翼产状为:北西翼NW42°D40°-50°,南东翼NW42°D75°,南东翼陡北西翼缓,因此轴面向南东倾,倾角85°,但由于此处的逆冲推覆构造导致南东翼被剥蚀得所剩无几。转折端曲率较大,翼间角约60°,为中常褶皱。枢纽向NE、SW两端倾伏,中部隆起,背斜为转折端曲率较大的背斜。为斜歪倾伏褶皱。背斜的北西翼与相邻的向斜相连,南东翼缺失,直接与F1逆断层接触。背斜形成于晚三叠世之后,早白垩世之前。其伴生次级褶皱有:f7向斜:紧邻奇峰背斜北西翼,呈北东南西延伸,核部地层C2砂岩,翼部地层C3灰岩,转折端较圆滑,枢纽延伸较远,长17km,宽1km,为线状褶皱。中部窄两边宽,轴面近直立,为直立褶皱。 f3:诸岭背斜:位于图区中部,呈NW-SW向延伸。长约1km。宽约1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