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研究生复试专业研究报告.doc

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研究生复试专业研究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研究生复试专业研究报告   一、选报中国美术史(古代)方向的目的   本人于2012年09月考入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史论)专业,本科期间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主要修读的内容有中外美术史、艺术理论、美术考古、当代艺术探究等,在学习过程中打下了一定的美术史基础,并对美术史论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同时阅读了一定量的优秀的国内外专业论著。在学习中尝试过英文学术著作的翻译学习,包括维克多·斯托伊奇塔(VictorIStoichita)《自我意识的图像:早期现代元绘画》(Theselfawareimage:AnInsightIntoEarlyModernMeta-Painting)的节选以及斯维特拉娜·阿尔珀斯(SvetlanaAlpers)《艺术的苦恼:   委拉斯贵兹和其他人》(Thevexationsofart:VelazquezandOthers)的前言部分。同时还选修过书法、中国画、水粉画等课程。   之所以在研究生期间选择修读中国美术史(古代)方向,是因为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发现古代中国美术史中有许多引人入胜的问题值得思考和探究。例如:叙事画和它的图像所涉及的文本之间存在若即若离的关系,其中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呢?   这样的关系是不是受到其所处的历史语境的影响?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宏观的问题,具体到美术史中便更加复杂。例如:为什么我们能从烧沟61号西汉墓简单的图像中判断出壁画中描绘了“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为什么辽宁博物馆藏的传为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要在足够形象的图像中添加所指涉的文本?为什么我们能从看似构图十分混乱的敦煌本生壁画中找到所讲述的故事?这些看似凌乱的线索中有掩盖了哪些我们习以为常却固有在美术史中的东西?   曾经百思不解,既然历史只是权力更迭之下谎言的堆砌,没有人能够真正还原历史,学习历史意义又在哪里?有老师讲到:“谎言虽然是假的,谎言与谎言之间却必然是有断裂的,是无法衔接的,而这个“断裂”便是真实的,便是症结所在。”   中国美术史中的大量的图像,文本以及所涉及的文化和物质文化形成一个魔方一样庞大的结构,虽然色块混乱拼接、断裂却构建出层出不穷、千变万化但真实存在的块面。也许我们永远都没有办法将这块魔方还原,而转动它的无数次尝试,对秩序不断的构建和推翻便是驱使人走入这片领域的动因。   二、该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状况概述   巫鸿先生在《美术史十议》中提到过“美术”一语是近代的舶来品[1],虽然是   否能用“美术”一词概括中国传统艺术仍然值得探讨,但不得不承认如今的中国美史的研究也是很大程度上基于西方人文科学的基础之上的,在理论上尤其受西方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西方如形式分析、图像学、考古学等人文科学研究方法在美术史研究上的运用。当然,从乾嘉之际兴起的考据学对国内的美术史论家们的研究也产生了相当的余韵。而近年来西方的汉学艺术史家则开启了对视觉文化的讨论,并逐渐形成了一股趋势。   (一)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一些学者受乾嘉学派影响,在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中主要体现在对画史画论和历史文献的考据。以四川大学韩刚教授为例,他在专著《北宋翰林图画院制度渊源考论》中在对北宋翰林图画院各项制度详细考察的基础上,分三个部分去分析、推论其在前代的渊源流变   [2]。《谢赫六法渊源考》对前此学界有关谢赫六法渊源问题之研究提出商榷,认为谢赫绘画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等)的提出源于对当时极为流行、几为人人诵读的一部佛经一一《大般涅槃经》中涅槃六法(即众生,色、受、想、行、识)的改造[3]。这类学者主要通过大量的画史   和经书等史料,以书证为主进行画史、画论专有概念的考证。   中国考古学的前身是北宋金石学,到了20世纪20年代,受到欧洲考古学影响也开始注重以田野发掘为基础。在中国美术史领域的研究则多见于墓室美术和宗教美术的研究。汉唐美术考古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中央美术学院的贺西林教授和郑岩教授等。贺西林教授的专著《古墓丹青:汉代墓室壁画的发现与研究》   [4]认真检讨了20   世纪以来汉墓壁画发现与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运用分期、分区的方法对汉墓壁画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探索,同时对部分图像重新进行了考辨。郑岩老师的《逝者的面具:   汉唐墓葬艺术研究》   [5]综合采用考古学与美术史的方法,从各个角度描述和阐释两汉至唐宋时期的墓葬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两位教授不仅在考古学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还引入了西方形式分析以及图像学等方法对图像志和风格进行了探讨。宗教美术研究主要以四川大学卢丁老师为代表,因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因此其研究方法以类型学和田野考古为主。   针对古代中国绘画的研究状况十分复杂,方法更为多样,研究题目也更为细化。   受到西方汉学艺术史家的影响,对美术史的态度和眼光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于作品更注重将其还原到

文档评论(0)

mbxy0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