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访碑到抄碑从国魂到民魂.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访碑到抄碑,从国魂到民魂 ——以金石传统三个脉络解读鲁迅的“钞古碑” 王 芳 内容提要 与鲁迅相关的金石传统有三条不同的文化脉络。一是辛亥前鲁迅追慕顾 炎武—章太炎“访碑”独特的民族主义思想、实践以及生命状态;二是辛亥革命之后 复辟轮回,鲁迅转入以隐逸为姿态“钞古碑”,接续并改造了金石传统中学隐的文化脉 络;三则包括金石在內的古美术资源,从 1918 年前将其视为凝聚“国魂”的遗物,到 二三十年代,明确了对“中华民国”意义上“民魂”的探索和发展。这三条脉络几乎都 是在与章太炎对话的基础上展开。 关键词 鲁迅;金石;章太炎;美术 1922 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热潮之后的鲁迅, 以及学术传统的勾连和参照,能够持续打开“钞古 将自己此前所写小说结集为《呐喊》,《呐喊·自 碑”话语的多维向度。 序》中很多叙述,成为日后研究者钩稽“革命者” 和“文学者”鲁迅生成过程的重要依仗。其中,“钞 一 从访碑到抄碑 [1] 古碑”作为 1911—1917 年“沉默鲁迅” 的代 表叙述而被研究者所关注,与“幻灯片事件”“《新 在《呐喊·自序》中,鲁迅说自己“钞古碑” 生》的失败”“听将令”等著名论述一同构成了 的缘由,是《新生》杂志创办的失败,这使“寂寞” 鲁迅前“五四”的核心叙述,也成为理解与把 如大毒蛇,缠住了他的“灵魂”: 握鲁迅前“五四”时期的重要乃至是统辖式的 因为我们那时大抵带些复古的倾向,所以 话语。 只谓之 《新生》。……创始时候既已背时,失 事实上,“钞古碑”话语并不孤立,它与“不 败时候当然无可告语,而其后却连这三个人也 [2] 读中国书” 等一同成为应对“国粹”话语的批 都为各自的运命所驱策,不能在一处纵谈将来 评语汇——“钞古碑”因“无用”被放弃,“五四” 的好梦了,这就是我们的并未产生的 《新生》 逻辑因而成立。但在公开发表的批评话语外,诸如 的结局。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 “钞古碑”和“中国书”等相关叙述同时又指向鲁 的事。……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 迅作为行动的个人趣味和学术研究。如鲁迅在青年 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这经验使我 [3] 必读书目中激论“不读中国书” ,私下却为就 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 读北大国文门的许寿裳儿子许世瑛开了传统书目的 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4] 书单,这种公开发言与私人活动(尤其是学术活动) 正如竹内好所辨析的,叙述中《新生》事件是 的分裂状态,成为解读这批话语的光谱两极。不过, [5] 象征性的 ,它不过意味着革命意志受挫的开端。 这两极论述,忽略了“钞古碑”话语背后的知识背 但这个被追溯的时间点并非没有意义,办《新生》 景和文化脉络。事实上,从金石传统入手,对鲁迅 杂志的时间是 1907 年,前一年,也就是鲁迅从仙 和顾炎武—章太炎的文化民族主义传统、隐逸传统, 台回到东京的第一年 1906 年 7 月,本月,则恰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