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摇臂式履轮转换机构的设计与分析
Design and analysis of rocker arm type wheel conversion mechanism
黄 彬 朱文博 刘立成
, ,
HUANG Bin, ZHU Wen-bo, LIU Li-cheng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 武汉 430063
( , )
摘 要:以机器人的行走机构为设计对象——四轮行驶与履带行转换的机构,利用优化设计的思想对曲
柄滑块机构、凸轮机构进行建模优化,求解出最佳参数。后以Pro/e三维设计软件对摇臂式履
轮转换机构建立三维模型按约束关系进行装配,以ADAMS软件为工具,对机构进行动力学仿
真分析,结果显示,优化设计后的摇臂式履轮转换机构结构紧凑,体积小,运动速度平稳,
能够支持较大范围的扭矩,能很好地满足工作需要,为作为机器人各种作业搭载平台的行走
机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摇臂式履轮转换机构模型建立;曲柄滑块;凸轮机构;ADAMS仿真分析
中图分类号:TH1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34(2015)07(上)-0019-04
Doi:10.3969/j.issn.1009-0134.2015.07(上).06
0 引言 行,所以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支撑架,该支撑架为左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在工业生产 右对称结构,包含两个六角支撑轮系。安装时,将一对
中已得到广泛地应用[1] 。但是面前很多机器人为固定位 履带支撑架安装在车体的两侧。之所以在支撑架中包含
置的机器人,它们的移动范围收到很大的限制,不方便 两个支撑轮系,其目的是为了保持力矩的平衡。
适用于各种应用场合。为了满足社会各种发展应用的需 考虑到支撑架总体的空间问题,以及带轮的同步转
要,出现了各种移动是机器人。如轮式机器人具有速度 速问题,不可能令每个履带轮都为主动轮,所以我们便
快、效率高、易平衡、稳定性好、以控制、技术较成 设定支撑架最左侧和最右侧的履带轮为主动轮,这样还
熟,实现机构相对简单等优点,但其对路况要求高,适应 可以保持良好的平衡度。
力差。而相对的履带式机器人野外作业能力强,对路况要
求较低,但其效率低[2] 。为了弥补轮式和履带式行走机构
的不足,对摇臂式行走机器人进行研究,探讨了摇臂式履
轮机器人的移动系统及结构,提出一种转换机构。
1 摇臂式履轮转换机构的设计
为实现履带与轮子的转换功能,我们所设计内容
是,将机器人的四个轮子固定在底盘上,让履带可以升
降,当履带平面低于轮子平面时,实现轮子向履带转换 图3 履带支撑架
的过程,反向,可实现履带向轮子的转换过程。 为了使履带只可以在竖直方向运动,所以我们为支
撑架的中心部分设置了一个滑块,它由工字型杆与支撑
架主体相连,与滑块对应的是在机器人车厢两端各设定
了一条滑道。
图1 履带工作 图2 履带闲置
1.1 履带支撑架设计
为了实现履带的升降,传统的履带固定方式并不可 图4 支撑杆的另一角度视图
收稿日期:2015-03-13
武汉理工大学国家级大学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