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导则.doc

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导则.doc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导则   一、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科学发展,规范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内容、方法和成果要求,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指导,特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本导则所称国家森林城市是指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达到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并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授牌的城市。   第三条国家森林城市规划范围为市域面积,包括城市所辖的市区县(旗)行政范围,城市建成区及其近郊区为重点规划区。   第四条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规划期一般为10年,可2-3期进行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期(指主要指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要求的过程),一般不考虑在总体规划建设期内。   第五条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任务是在对城市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行城乡生态统筹规划、一体化建设,大力发展城市森林生态体系、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和城市森林支撑体系,“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建设城市与自然生态系统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城市。   第六条编制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应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系统构建原则。按照森林生态系统内在规律和近自然林业理论,确定造林模式、树种配置、管护措施等,做到造林树种本地化,林分结构层次化,避免园林式整体划一和过度修剪。   2、以林为主原则。充分发挥森林在城市生态、环保、景观、游憩等方面的综合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做到林水相依、林路相依、林居相依、林村相依、林城相依。   3、城乡统筹原则。把城乡生态建设放在一起统筹考虑,同等对待,做到生态建设规划的一体化、投资一体化、管理体制一体化。   4、勤俭节约原则。坚持节水、节力、节财,原则上不搞大树、名贵树移栽,不搞运动式推进,不搞超财力投入,实现创建效益最大化。   5、突出特色原则。根据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风俗习惯等特点,建设具有区域自然和文化特色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和发展具有特色模式的国家森林城市。   第七条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林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旅游规划等相协调。   二、规划基本要求   第八条规划编制应根据森林学理论、生态学理论、近自然林业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进行编写,并充分吸纳最前沿的理论研究成果。   第九条规划程序   1、准备:起草编制工作方案,确定技术路线,收集基础资料和开展补充调查。   2、编制:整理分析基础资料,确定森林城市发展定位、目标、建设总体布局、主要工程措施及投资等,完成总体规划的征求意见稿的编制过程。   3、公众参与:广泛征求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专家及公众等相关利益方的意见,修改完善总体规划,形成送审稿。   4、送审:申报城市的总体规划评审由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组到现场考察和评审,并对总体规划提出审查修改意见。申报城市应根据专家意见组织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   5、报批。总体规划最终稿报国家林业局审查备案。   第十条规划深度。要求能对一定时期内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定位、发展目标、规模、空间布局、主要建设指标以及相应工程建设内容、投资等进行综合部署,并能满足指导国家森林城市建设阶段性或年度实施方案的需要。   第十一条规划编制可采取指标分析法、SWOT分析法、GAF分析法和专家评价法等方法对森林城市建设现状进行分析评价。   l、指标分析法:根据资源环境及其建设状况、对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找出优势和不足。   2、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就是将与森林城市建设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遇、挑战等,通过调查列举的方式,分别进行详细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对规划具有指导性的结论。   3、GAP分析法:GAP分析全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地理学方法,采用遥感和GIS技术与传统调查技术结合,对区域森林、绿地、主要生态廊道状况与建设状况、土地管理权属进行叠加分析,显示和统计具有重要建设、提升、优化价值区域,确立森林城市建设中的“空白”和优先建设区域。   4、专家评价法:选择森林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方面的专家,对森林城市建设评价体系进行预测,以打分等方式做出定量评价,将各专家的打分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指标最终权重值和预测值。   三、调查与分析评价   第十二条基础资料是开展总体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包括规划范围的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建设现状、生态需求、经营管理等。规划编制单位应根据规划编制的实际需要,提出基础资料和数据清单,并向有关单位获取准确、可靠并反映现状的基第十三条对欠缺的基础资料和数据,规划编制单位应组织专业人员开展相关引、充调查,以满足规划编制工作的需要。   第十四条依据

文档评论(0)

mbxy0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