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 海洋必然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扮演最核心的作用…… 捍卫海权刻不容缓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掌握: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概况及历史意义; 知道:戚继光抗倭的史实,会评价戚继光。 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难点: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和影响。 万国来朝 第一章 郑和:云南昆阳(今晋宁)人,姓马小名三保,回族,出身于世代穆斯林家庭,又皈依佛教,熟悉伊斯兰教和佛教。从小吃苦耐劳,培养了英勇无畏的气概。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被赐郑姓,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 泰国 三宝公寺 印尼 三宝庙 云南 郑和公园 纪念郑和的邮票 材料: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指出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1、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2、条件 材料一: 明成祖雄才大略,即位后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天下大治,国家富强,疆域辽阔。明成祖年号为“永乐”,后世的史学家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 材料二: p71页相关史事 ?国力雄厚 ?技术先进 3、概况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 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时间:1405-1433年。 刘家港 占 城 今加里曼丹岛北部 今马来西亚马六甲一带 今印度科泽科德 榜葛剌 今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一带 红 海 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 今肯尼亚蒙巴萨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榜葛剌国王用大象将明朝使臣接到王宫 根据图片,结合教材,用一个词形容郑和下西洋与所到之处的交往方式。 郑和墓 1433年,郑和于归国途中,积劳成疾,在古里(今印度) 病逝。享年62岁,七月船队回国,宣宗赐葬南京牛首山南麓。 今天,郑和下西洋留给南京的记忆。 郑 和 下 西 洋 宝船厂遗址 郑和公园 牛首山 郑和墓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我国确定每年的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航海之比较表 郑和 哥伦布 达·伽马 时间 1405--1433 1492--1504 1497--1498 次数 7 4 1 人数 1000~1500人 160人 船数 17艘 4艘 船只大小 旗舰长24.5米,宽6米 长34米,宽8米 拥有设备 航海图 罗盘针 罗盘针 罗盘针 到达范围 美洲 印度 大船长151.8米,宽61.6米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共200余艘 27800 人 时间最早 次数最多 人数最多 船数最多 船只最大 设备最先进 范围最大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 上的壮举,郑和是伟大的航海家 比较结果 从比较结果看,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发现美洲 和平的使者 贸易的伙伴 殖民者 掠夺者 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郑和七次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郑和从小能吃苦耐劳,培养了英雄无畏的气概。 宋元以来我国的造船业发达,能造出巨大的海船。 郑和远航为什么能取得成功?他们说的对吗?请说明理由。 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达; 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 客观 主观 是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原 因 郑和之后,航海为什么戛然而止,没有再出现8次、9次、10次呢? 第二章 不速之客 倭寇 背景(倭患) 明朝中期,随着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特别是由于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弛(倭患形成原因)。 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所到之处,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 “倭患”是戚继光 抗倭的原因。 日本武士是大封建主的侍卫。当时有很多失去军职的武士成为强盗。 戚继光抗倭 材料一: 鸳鸯阵 材料二: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戚继光用兵,威名震寰宇。 材料三: 根据材料和教材,小组讨论戚继光平息倭寇的情况。 抗倭经过(戚家军) 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戚继光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多次击退倭寇的侵犯。 二、戚继光抗倭 组建戚家军 目的: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彻底打败倭寇。 措施:大力整顿军队,并招募农民和矿工10 000多人,进行严格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