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分子与创新化学毒 .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毒 细数毒物分子的秘密 有毒物质 在武侠小说中我们看到许多对江湖人士对毒物的使用,有些使毒高手更是将它们作为杀人武器运用得炉火纯青。他们所使用的无不来源于大自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也会误食一些有毒动植物,造成食物中毒。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合成物质进入我们的生活,而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严峻,不少本不该出现在食品中的合成毒物一次一次挑战我们脆弱的神经。 几种常见引可起食物中毒动植物 一、 出芽土豆 二 未熟的豆角 三、 河豚鱼 五木薯等 含氰苷类植物 未成熟和出芽土豆 很多人都知道发芽的土豆一定要把芽去除,但鲜为人知的是未成熟的土豆一样有毒 其中毒素为土豆中含有的毒性成分叫龙葵素,可引起溶血,并对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 龙葵素又叫龙葵碱,茄碱、龙葵毒素、马铃薯毒素,是由葡萄糖残基和茄啶组成的一种弱碱性糖苷。分子式为C45H73NO15N 未熟豆角中的血球凝集素 血球凝集素 一种能使血液的红血凝集的有毒蛋白质。结构如右图所示。 生豆角中血球凝集素,对人体消化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并对红细胞油溶解或凝集作用。如果烹调时加热不彻底,其中的毒素未被破坏,食用后会引起中毒。 河豚毒素 河豚鱼的有毒物质为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毒,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不足1mg就能致人死亡。最毒的部分是卵巢、肝脏,其次为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 河豚毒素是细胞膜钠离子通道选择性阻断剂。细胞膜钠离子通道的阻断,导致细胞膜去极化,从而特异性地干扰了神经一肌肉的传导过程。。 新鲜河豚鱼如下图 河豚毒素分子结构如下图 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氰苷类化合物 木薯苦杏仁中均 含有氰苷类化合物 下图为最近在柴胡景天中发现的氰苷类化合物 氰苷类化合物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特别是木薯的块根、苦杏仁、苦桃仁等果仁中含量比较高。这种化合物可水解产生剧毒物质——氢氰酸,对健康具有较大危害 氰苷类化合物水解产生氢氰酸 氢氰酸的理化性质及毒理 为无色伴有轻微的苦杏仁气味的液体, 分子式C-H-N。分子量27.03。相对 密度0.69。熔点 -14℃。沸点 26℃。闪点 -17.8℃。 蒸气密度 0.94。蒸气压101.31kPa(760mmHg, 25.8℃)。 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限6~41% 。易溶于水、乙醇; 微溶于乙醚。水溶液呈弱酸性。 主要为氰离子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结合, 阻断了氧化过程中三价铁的电子传递,使组织细胞不能利用氧,形成内窒息。 氢氰酸分子结构 那些年坑过我们的化学合成物 苏丹红”简介:一种化学染色剂,并非食品添加剂。它的化学成份中含有一种叫萘的化合物,该物质具有偶氮结构,由于这种化学结构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危险性评价:苏丹红有Ⅰ、Ⅱ、Ⅲ、Ⅳ号四种,经毒理学研究表明,苏丹红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苏丹红(一号)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显现可能致癌的特性,我国严禁在食品中使用。 分子结构: 苏丹红为亲脂性偶氮化合物,主要包括Ⅰ、Ⅱ、Ⅲ和Ⅳ四种类型 苏丹红Ⅰ :1-苯基偶氮-2-萘酚C6H5=NC10H6OH 苏丹红II化学名称为1-[(2,4-二甲基苯)偶氮]-2-萘酚   苏丹红III化学名称为1-[4-(苯基偶氮)苯。   苏丹红IV化学名称1-2-甲基-4-[(2-甲基苯)偶氮]苯基偶氮-2-萘酚 一、强烈致癌物——苏丹红 二、毒奶粉事件之三聚氰胺 2008年三鹿婴儿用奶粉发生中毒事件,其中罪魁祸首便是三聚氰胺,俗称蛋白精。 由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不法商贩添加三聚氰胺以提高蛋白含量。左图为事发前顾客选购奶粉用品。 关于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分子性质 三聚氰胺(Melamine)(化学式:C3H6N6),俗称密胺、蛋白精,IUPAC命名为“1,3,5-三嗪-2,4,6-三胺”,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它是白色单斜晶体,几乎无味,微溶于水(3.1g/L常温),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吡啶等,不溶于丙酮、醚类、对身体有害,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 毒性分析 三聚氰胺是一种低毒的化工原料。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其在动物体内代谢很快且不会存留,主要影响泌尿系统。 三聚氰胺量剂和临床疾病之间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三聚氰胺在婴儿体内最大耐受量为每公斤奶粉15毫克。专家对受污染婴幼儿配方奶粉进行的风险评估显示,以体重7公斤的婴儿为例,假设每日摄入奶粉150克,其安全预值即最大耐受量为15毫克/公斤奶粉。 展示结束,谢谢观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