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上册第课戊戌变法.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康有为 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 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文化 1882年,通过阅读西方书籍,形成维新变法体系。 1888年9月,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提出了“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条纲领性的主张。 1890年,梁启超拜其为师。 1891年,在广东开办万木草堂,先后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1895年4月,康有为发动 “公车上书”。——第二次上书。 康有为 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 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文化 1882年,通过阅读西方书籍,形成维新变法体系。 1888年9月,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提出了“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条纲领性的主张。 1890年,梁启超拜其为师。 1891年,在广东开办万木草堂,先后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1895年4月,康有为发动 “公车上书”。——第二次上书。 1897年11月,德国出兵占胶州湾,康有为第三次上书光绪帝。 “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 光绪皇帝恨不得把一千年的任务在一个礼拜之内便大功告成。 光绪帝和维新派全变、大变的急进变革主张,造成整个社会结构的强烈震荡,使许多与现存社会有利害关系的社会集团和政治势力觉得受到了威胁。 百日维新期间,上谕达一百一十多件,令人目不暇接。各地方官员都怨声载道。 光绪帝严惩阻挠变法的官员,树敌太多。 至于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又在庞大士人群体中引起普遍恐慌。 康有为 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 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文化 1882年,通过阅读西方书籍,形成维新变法体系。 1888年9月,第一次上书光绪帝。 1890年,梁启超拜其为师。 1891年,在广东开办万木草堂,先后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1895年4月,康有为发动 “公车上书”。——第二次上书。 1897年11月,德国出兵占胶州湾,康有为第三次上书光绪帝。 变法失败后,康有为逃往日本,组织保皇会   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 想一想: 戊戌变法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1、推动人们思想解放,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 2、为民主革命运动的展开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教训,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才能使国家复兴。 * * 第七课 戊戌变法 康有为(1858-1927),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县人。 维新变法的领袖人物。 康有为 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 笔名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自幼聪颖,有“神童”之美称,四岁开始学四书五经,十二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 他十七岁时拜康有为为师,从康学习四年,受康有为的影响,开始探索挽救祖国危亡的变法维新之术。 一、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被迫鉴订《马关条约》 二、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公车上书 2、创报建会 强学会遗址 中外纪闻 强学会 保国会 时务报 时务学堂 万木草堂 维新变法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湘学报、时务学堂筹办人合影 时务报 瓜分之祸,迫在眉睫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辩论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荣禄训康有为:“你老是变 法呀,变法,你可知道祖宗 之法是不能变的!” 康有为回答说:“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 宗的领土的。今天祖宗的领土都保不住 了,祖宗的那套法还有什么用呢,就拿总 理衙门来说,祖宗的法里并没有,时代 变了,祖宗之法也非变不可。” 3、百日维新(1898年6月——9月) 日本地势近我, 政俗同我, 成效最速, 条理尤详, 取而用之, 尤易措手. 光绪帝与康有为、梁启超在一起 变法影响 变法内容 戊戌变法 军事 文化 经济 政治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鼓励私人举办工矿企业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训练新式军队 有利于维新派参与政权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有利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有利于西方思想的传播 学习西方先进的训练方法,增强国防力量 三、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1、戊戌政变 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宣布再一次垂帘听政. 故宫养心殿寝宫(慈禧垂帘听政处) 西太后密谋发动政变的地方——颐和园乐寿堂 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 载湉(1871--1908)1875年即位,年号光绪。1889年亲政。光绪在位34年,在慈禧的钳制下,抱负不能施展,只能喟叹: “朕还不如汉献帝”罢了.” 慈禧太后召荣禄来京的电报 荣禄 袁世凯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