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以出岫之云起句,表达了向往自由之情,再用南朝词客之典,写出了身不由己的身世漂泊之感,饱含怆楚沉痛之绪。 B.颔联顺承首联,连用“扰扰”“区区”两个叠词,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在金人州县府衙为职时整日不堪烦扰、难捱难耐之情。 C.尾联诗人举杯邀月虽含孤清之绪,但用“逸民”一词则将其回到中原故土得以暂时摆脱金人府衙烦嚣的欣愉之情传达出来。 D.全诗一路写来,眼前景、身历事、心中情融合无间,虚实相应,情景交融,意蕴深沉,格律谨严,堪称金人七律中的佳品。 答案 A 解析 A项,对“出岫云”理解有误,当理解为“出岫孤云”,写身世漂浮之感。 2.(鉴赏艺术手法)颈联“入眼青山看不厌,傍船白鹭自相亲”历来受人称道,请赏析其艺术手法。 答案示例 ①移情入景。以月下青山和傍船白鹭为对象,描绘了故国月下优美可亲的山水景象,融以“看不厌”和“自相亲”之感,抒发了诗人暂时摆脱烦嚣俗务的喜悦之情。②对比映衬。此联紧承颔联,与之所写不堪金人府衙烦嚣人事之扰的难捱难耐之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暂回故国时的轻松喜悦之情。③对仗工整。“入眼”对“傍船”,“青山”对“白鹭”,“看不厌”对“自相亲”,词性协和,色调和谐,音韵优美。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入眼青山看不厌,傍船白鹭自相亲”写故国月下优美可亲的山水景象,融暂时摆脱烦嚣俗务的喜悦之情;这就和“传邮扰扰无虚日,吏俗区区老却人”中所写的金人府衙烦嚣人事构成对比。同时这一联上下两句词性协和,对仗工整。 三、(2018江西毕业班新课程教学质量监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西 阁 夜① 杜 甫 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 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 击柝②可怜子,无衣③何处村。 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注①766年,诗人移居菱州,初寓山中客堂,秋后,离西阁。该诗写于移居西阁时。②击柝,敲梆子巡夜。《易》:“重门击柝,以待暴客。”③《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江上初夜景色,颔联描绘山上夜中见闻,动静结合,景色相映成趣。 B.前两联“暮”“昏”着眼时间,“风”“月”着眼景物,内容富有层次感。 C.诗歌善用修辞,如“白雾昏”“风落石”采用了比拟手法,使景物描写形象生动。 D.诗歌尾联直抒胸臆,安史之乱虽已结束,诗人却关注纷乱时局,担心百姓。 答案 C 解析 C项,“‘白雾昏’‘风落石’采用了比拟手法”理解有误,这两处并未采用比拟手法。 2.(鉴赏艺术手法)颔联和颈联在抒情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①颔联借景抒情,借山风落石、静月侵楼,营造清冷寂静的氛围,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寓居他乡的痛苦之情。②颈联借典抒情,重门击柝,暗喻战事;“无衣”“同袍”以待战事,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纷乱的忧虑。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典抒情、情景交融等。颔联描写了山风、落石、静楼、明月等景物,抒发寓居他乡之情;根据注释②③可知,颈联中的“击柝”“无衣”是典故,所以此联是借典抒情。 四、(2018河北唐山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冲雪宿新寨忽忽不乐 黄庭坚① 县北县南何日了,又来新寨解征鞍。 山衔斗柄三星没,雪共月明千里寒。 小吏有时须束带②,故人颇问不休官。 江南长尽捎云竹,归及春风斩钓竿。 注①黄庭坚: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时任汝州叶县县尉。②束带:陶渊明任彭泽令时,属吏告诉他束带见督邮,他叹道“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授印去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县南县北”呈现了一个到处奔忙的诗人形象,“何日了”饱含对公务缠身的厌倦。 B.“解征鞍”“来新寨”交代诗人寄宿之地,而“又”字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之情。 C.月挂山头,三星隐没,时已深夜;雪野千里,月光皎洁,意境空明,心境闲适。 D.诗人用陶渊明见督邮的典故,表达了对官场繁文缛节的反感以及政治黑暗的不满。 E.故人多次询问诗人为何还不辞官,这句实际是诗人借故人之口传递自己内心呼声。 答案 CD 解析 C项,“意境空明,心境闲适”错误,应为“意境凄寒,心境孤凉”;D项,“政治黑暗的不满”无依据。 2.(鉴赏艺术手法)请赏析诗歌最后两句的精妙之处。 ? 参考答案 ①想象。想象江南长满修长的竹子,希望回去砍来做钓竿,表达了对远离官场、隐逸山林的渴望。②象征。用“捎云竹”象征正直、坚韧的节操,表现诗人对高尚志节的追求。③夸张。“捎云竹”,拂云的竹子,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写出竹的修长。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回顾第7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16农耕时代的商业、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教案岳麓版.ppt
-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回顾第8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单元总结教案岳麓版.ppt
-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回顾第8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19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及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岳麓版.ppt
-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回顾第8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20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通讯的变化教案岳麓版.ppt
-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回顾第9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21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岳麓版.ppt
-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回顾第9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22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岳麓版.ppt
-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回顾选考模块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3.1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教案岳麓版.ppt
-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回顾第三章节地球上的大气第3讲气温与降水教案新人教版.ppt
-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回顾第一章节地球与地图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教案新人教版.ppt
-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回顾第一章节地球与地图第1讲地球与地图教案新人教版.ppt
-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回顾专题八辨析病句(含2018高考真题)教案.ppt
-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回顾专题十一语言表达得体(含2018高考真题)教案.ppt
-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回顾专题六名句名篇默写(含2018高考真题)教案.ppt
-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回顾专题十三仿用句式(含2018高考真题)教案.ppt
-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回顾专题十二语言表达准确(含2018高考真题)教案.ppt
-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回顾专题十语段综合(含2018高考真题)教案.ppt
-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回顾专题十四图文转换(含2018高考真题)教案.ppt
- 2019版高中地理一轮总回顾第1章节行星地球1.1.1经纬网和地图习题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ppt
- 2019版高中地理一轮总回顾第1章节行星地球1.1.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习题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ppt
- 2019版高中地理一轮总回顾第2章节区域生态环境建设3.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习题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