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裂谷盆地形成演化动力学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1、裂谷盆地的沉降机制 6.1.1、裂谷盆地的地质背景特征 裂陷盆地的沉降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控制。从盆地规模的意义上,主要与下列作用有关 热柱上隆拱张裂陷 岩石圈拉伸变薄、裂陷 岩石圈冷却 充填沉积物重力负载 海平面上升 6.1.2、岩石圈的拉伸变薄 拉伸量 拉伸量 6.1.3、热异常 沉积物重力负载的均衡沉降 从局部上看,地壳的脆性断裂,尤其是发育低角度的拆离断层时,其拉伸量与下伏地幔可能存在非均一的现象。许多盆地的观察也证明这一点。局部的滑脱面也是存在的。但在整个拉伸域,通过局部的走滑、挤压甚至隆升等调节,进而使总体的拉伸量达到一致。否则,必须有其它消失地幔多余物质的机制,才能保持空间和物质守恒。 裂谷盆地的动力学模型 折离式裂谷盆地模式(Lister,1992) 1、楔状拆离 2、拆层 3、拆层-纯剪切(长距离移位) 4、拆层-纯剪切(短距离移位) 5、拆层-下地壳纯剪切 这些模式可以解释被动大陆边缘构造样式的不对称 近年来裂谷盆地研究的一个进展是认识到裂谷过程的多幕性。裂谷盆地的形成往往不是一次快速拉伸的结果,也不是慢速的长时间伸长,也是经历多次的快带或瞬时拉伸,具有幕式进行的特点。 多幕拉伸过程的重要证据之一是沉降速率的幕式变化(林畅松等,1997)。南海及我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许多裂谷盆地的拉伸过程都显示出多幕拉伸的特点。如南海的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珠江口盆地和渤海湾等盆地都经历过多幕拉伸。回剥沉降史和正演模拟都证实了这种过程。 (5)、多幕拉伸过程 裂谷盆地的动力学模型 莺歌海盆地沉降速率 裂谷盆地的动力学模型 琼东南盆地沉降速率 中国东部新生代多幕裂谷过程的动力学模型 裂谷盆地的定量动力学模型 多幕裂谷过程的定量模型 裂谷盆地的动力学模型 裂后软流圈顶面高度的计算 20-25km 上地壳 脆性断裂 地壳 弹塑性变形 下地壳 软流圈:125km, 流动 等温面(1333C) 重力均衡面 上地幔 拉伸系数 热冷却沉降 拗陷 断陷 断拗结构 破裂不整合面 上地幔 地壳 地幔柱上隆、拉伸变薄 6.4、裂谷盆地的断裂构造格架样式 (1)断裂面形态 A、犁形断裂面 重力(垂向)剪切构造模式 半地堑反向断裂组合 犁形断裂 沾化凹陷构造格架样式 多米诺(骨牌) Donimo 模式 沾化凹陷构造格架样式 (2)断裂系的极性 A、不对称性,半地堑、不对称地堑多见; B、极性反转、转换调节带。 转换调节带 转换调节带 反转构造 简单断展型 穿透断展型 主动和被动裂谷成因学说事实上代表裂谷盆地成因系列的两个端元,裂谷的形成都与这两种作用有关,而大多数裂谷的形成是位于这两个端元构成的系列之间。在裂谷形成过程中,岩石圈的变薄的地幔的隆起是在一个统一的机制中相互作用的,常常是不可区分的,这有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重要的是对裂谷过程的认识。裂谷过程控制着盆地的发育和盆内各种矿产的形成和分布。 鸡和蛋的问题 裂谷盆地的形成和演化模式的定性模式最早是由Scelveson (1978)提出的,他概括了裂谷盆地整个发育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莫合面之上的大陆地壳在拉张时主要发生脆性断裂,而岩石圈地幔在受到拉伸时则表现为塑性的流动。 随着拉伸的进行,岩石圈不断变薄,软流圈不断隆升,地壳发生断裂形成断陷盆地(拉伸量50km),进一步拉伸形成裂谷(拉伸量达50-100 km),盆地中部开始出现洋壳,两侧边缘地块隆升遭到剥蚀。 洋壳出现之后,随着海底扩张的进行而进入热衰减阶段,发育被动大陆边缘。 (1)Selveson的裂谷模式 最早(1978)的定量描述了岩石圈受到拉伸时的基本响应,奠定了裂谷盆地定量理论基础,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把盆地的总沉降分为裂陷期和裂后期沉降; 提出了拉伸量β的概念; 确定了拉伸量与同裂陷沉降和热衰减沉降的定量关系. (2)McKenzie裂谷动力学模型 McKenzie--剑桥大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教授 (1) 瞬时的均匀纯剪拉伸模型, 瞬时的是指拉伸相对时间短(拉伸时间小于20Ma),不考虑在拉伸期的热扩散。拉伸导致了整个岩石圈均匀纯剪变薄,地温梯度瞬时增高,软流圈隆升,形成裂陷盆地。 (2) 拉伸是均匀的,即地壳的上地幔的拉伸量是相等的。 (3)裂陷期的盆地沉降是岩石圈变薄造成的沉降与上隆的软流圈置换部分较重的上地幔物质而均衡上升的综合结果。它考虑的是局部均衡作用。 (4)裂后热衰减沉降:在瞬时拉伸停止后,岩石圈开始冷却,厚度加大,地温梯度减小,导致裂后热衰减

文档评论(0)

beautye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