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节 机械化大豆优质高效生产技术 一、播种前生产准备阶段 1、轮作换茬 有条件的分场实行三年轮作,作到不重茬、不迎茬。 2、秸杆还田 将前作小麦、玉米或大豆茎杆粉碎,均匀抛撒于田间,茎杆长度不超过5cm。 3、耕作 任务: 针对土壤的物理性状,采用以深松为基础,翻、松、耙、旋、卡种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 大豆深松耕法 深松耕法的优越性 正确地利用了耕层土壤“上肥下瘦”的规律 经济有效的耕作方法 以间隔深松为特征的深松耕法,能创造一个“虚实并存”的耕层构造 要合理应用间隔深松法与全面深松法 大豆各层土壤生产力鉴定 不同深松方法应用的原则 要合理应用间隔深松法与全面深松法。 不正确的全面深松法造成犁底层呈“上虚下实”或全虚全实的耕层构造。这种耕层构造主要缺点是:其一,耕层土壤矿质化过程极强,腐殖化过程极弱,结果是释放的养分多,作物吸收利用的少,非生产性的消耗大;其二,耕层土壤中大孔隙多,小孔隙少,利于蓄水却不利于供水;其三,耕层土壤中水分和空气经常处于矛盾之中,不利于实现农田土壤的热量平衡。 大豆的表土耕作 耙地。耙地的主要作用是为粉碎大土块与平整地面。 耢地。主要作用是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春旱地区,在耙地的基础上平整地面,耢碎土块,轻度镇压并形成薄层干土覆盖层,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整地质量,在盐碱地使用,也可防止返盐碱。 镇压。主要在播种期间遇干旱的地区使用。 深松耕法的整地方法 玉米茬的整地方法:玉米收获后,搞好田间清理;然后在结冻后、下雪前,用钢轨耢子耢垄除茬;春播前再捞一次,耢后随即播种。 对紧实的土壤,还可在玉米收获后,结冻前,进行垄体深松,深松深度在15厘米上下,深松同时进行垄上除茬,然后垄体整形扶垄,搞好镇压,为卡种标准化打下基础。 小麦茬的整地方法:准备垄上播豆的麦茬,收麦时要低割,在搅前灭茬斜耙两遍,然后破茬搅垄。 墒情好的地方,应采取垄底深松方法;墒情差的地方,应采取垄沟深松方法。垄底深松以15一20厘米为宜;垄沟深松为25-30厘米为好。等杂草出土后,要及时扶垄灭草,扶垄同时带木滚子压垄一次,封冻前再压一次。 大豆深松耕作操作 深松搅茬起垄 以平茬为前作,在作物收获后进行的边松边搅茬边起拢的耕作作业方式。作业方法:在七桦犁上安上深松铲,通过拖拉机牵引一次或二次成垄;成拢后在表土稍干时镇压一次,达到播种状态。深松要打破犁底层,深25厘米以 深松垄翻起垄 主要是对前茬是垄作的地块,在作物收获后,边深松、边垄翻边起垄的耕作作业方式。作业方法:在七桦犁上安上深松铲,深松垄沟、破旧垄,合新垄,或者深松垄底,趟垄沟、扶原垄。深松垄翻同时起垄,起垄后及时镇压,达到播种状态。 松旋起垄 基本不打乱耕层土壤的层次,即可更有效地将耕层土壤旋耕,又同时进行深松,旋松机装上配套机具后,可以一次性作业成垄达到播种状态。 耙茬 平播种豆采取的浅翻方法,用这种耕法的前作多为小麦、亚麻等作物。作物收获后,立即用双列圆盘耙耙地灭茬,对角耙两至三遍,耙深12一15厘米,耙平、耙细;播前再耪平即可播种。 大豆的平翻耕法 耕翻的主要方法及要求 耕翻深度与时间 平翻耕法的优缺点 加剧风蚀 铧式犁平翻效率高 压实土壤 消灭多年生杂草 破坏土壤结构 翻压绿肥和秸秆还田 加重干旱 整地质量 生产成本高 大豆的平翻耕法 螺旋型犁壁耕翻 适用于开荒地和粘重潮湿多草的地块。要求翻土完全,覆盖严密,消灭杂草和野生植物作用强。 熟地型犁耕翻 牵引阻力小,有较好的翻土和碎土作用,但垡片覆土不严密,灭草性能较差 复式犁分层翻垡 底土细粹无架空层,地面覆盖严密,翻地质量较高。 心土混层犁 平翻耕法的整地方法 秸秆处理:准备秸秆还田的地块,要把秸秆粉碎,均匀抛撒。 翻前灭茬:此项措施对提高翻地质量有很大好处。 适时翻地:麦茬伏翻应在麦收后及早进行,只有早翻才能蓄水保墒抗旱。 适当深耕:麦茬伏翻耕深一般应达25厘米左右,如果是平翻加深松,应当上翻20厘米,下松10厘米;大田秋翻,一般耕深应达20-22厘米。 平翻耕法的整地方法 耕作后土壤达到的农艺标准 对土壤耕层总体要求达到深、暄、平、碎。 深:旱作农业的关键是通过土壤耕作措施,调墒用墒,巧用隔年墒,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提高水分利用率。进行全面深松,深松深度应达到30cm。打破土壤的障碍层次,加深耕作层,扩大土壤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