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调控 第一节 生态系统结构概述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稳定性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调控及稳态机制 第一节 生态系统结构概述 一、生态系统结构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结构:主要指构成生态系统诸要素及其量比关系,各组分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以及各组分能量、物质、信息流的途径与传递关系。 (1)组分结构: 是指生态系统中由不同生物类型或品种以及它们之间不同的数量组合关系所构成的系统结构。 (2)时空结构(形态结构) 是指各种生物成分或群落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不同配置和形态变化特征。 (3)营养结构 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以食物营养为纽带所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二、生态系统结构的层次性 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11个层次 全球、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组织、细胞、基因、分子。 三、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结构与功能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种生态系统的要素与结构是其功能的内在物质基础,而功能是要素与结构的外在表现和作用结果。 (2)结构与功能又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转化的。 (3)结构和功能的联系密不可分,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多种类型。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 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 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分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分布与变化的相互关系。 一、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特征——垂直上的成层性 二、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特征——水平上的镶嵌性 三、生态系统的时间结构特征——时间上的演替性 四、生态系统时空结构的高效利用 例证1:北方旱农区的“粮草轮作”、“农牧结合”系统 问题:人少地多、风沙干旱、土地贫瘠、土壤风蚀 做法:三圃制、秸杆牧畜粪尿还田 例证2:黄淮海平原的“林、牧、经、粮” 系统 问题:土地旱、涝、碱、薄 做法: 例证3:长江中游丘陵的“林、草、牧”系统 问题:水土流失 做法:林下种草、种草养畜——“林草畜”、“果草兔”、“林草鹅” 例证4:长江、珠江三角洲的“桑基渔塘”系统 问题:地下水位高 做法:挖低填高,高做基、低做塘、基上种桑养蚕、塘内分层养鱼 例证5:江苏的“粮桑菜牧”系统 问题:人多地少 做法:以农田、桑园、水面为三大基地 (1)农田:种三熟(麦稻稻、油稻稻、 肥稻稻 )绿肥还田,秸杆10%还田,30%作燃料,60%作饲料。 (2)桑园:春、夏、秋三季种桑养蚕,冬季桑下种菜,菜根、菜叶、蚕沙蚕蛹做猪、羊、兔的饲料。 (3)水面:养鱼、养珍珠,另70%的水面放养三水(水花生、水葫芦、水浮莲) 以“三养”(猪、羊、兔)为纽带,实现以“三水”促“三养”、以“三养”促“三熟”。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以食物营养为纽带所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它是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主要途径。 一、食物链加环 1、生产环 一般生产环:凡是某种生物需要的资源亦是人所需要的一级产品称为一般生产环。 高效生产环:凡是某种生物需要的资源不是人类需要或不能利用、不能直接取得的,经过这个环节转化后可产生高效或经济产品,称为高效生产环。 2、增益环 指为扩大生产环的效益所加入的环节。 3、减耗环 耗损环:在食物链中,有的环节只是消耗者或破坏者,对系统不利。 4、复合环 5、产品加工环 二、食物链网结构设计 1、定义: 是人们根据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相关原理,在原有食物链网中增加或引入新的环节的一种常用方法,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能流、物流的效率,以扩大系统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2、原则: (1)填补空白生态位,增加产品产出; (2)使废弃物质资源化,提高废弃物的利用价值; (3)减少养分的丢失浪费和能量的无效损耗; (4)扩大产品的多样化,广开农民的就业门路,增加经济收入; (5)实现环境净化,提高生态效益。 基塘生产系统有“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草基鱼塘”、“花基鱼塘”等,这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总结的成果,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形成一整套的科学耕作方法和独特的经营管理制度。 他们在低洼的地区挖地成塘,把挖出的塘泥堆积在塘四周成为基堤,在塘中蓄水养鱼,在基堤上种桑养蚕或种植甘蔗、果木,用塘泥作桑、蔗、果的肥料,以蚕粪、桑叶做鱼饵,塘基互养,成为一个无废物、无污染、本身能调节水、肥和饲料,结构上较为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其经济效益也较单纯种稻约高出四倍多。 稻鸭共生的效果 (一)除草效果。鸭喜欢吃禾本科以外的植物和水面浮生杂草,因此可不使用农药、除草剂。经田间观察,在稻鸭共生田块,除有少量革命草和稗草外,其他杂草均未发现。 (二)除害虫效果。鸭喜吃昆虫类和水生小动物,能消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办公楼空调系统的高效维护方案.docx
-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利用本地农村乡土资源助推美术教学的研究》研究报告.doc
- 市委党校物业管理服务总体方案.doc VIP
- 国有企业合规管理办法.pdf VIP
- 2024《盒马鲜生冷供应链物流成本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11000字.docx
- 机器视觉软件:Basler二次开发_(3).Basler相机驱动与SDK安装.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下册单元任务与人文主题 复习梳理.docx
- 2019年重庆市高职分类招生考试(中职类)药剂类真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