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白灵菇及杏鲍菇栽培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灵菇高效栽培技术 主要内容 一、 白灵菇的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二、 白灵菇生产的理论基础 三、 白灵菇高效栽培技术 四、 白灵菇生产中的异常现象及防治措施 五、 问题解答,经验交流 一、白灵菇的生产现状及前景 1.栽培、驯化回顾 上世纪50年代,中科院综合考察队在新疆北部荒漠区考察时,采集到的标本经邓叔群教授教授鉴定记载并记载于《中国的真菌》(1963)一书中,命名为阿魏蘑菇(Pleurotus ferulae ),为新疆特产。 1983年,中科院新疆沙漠土壤生物研究所的牟川静等在新疆地区分离驯化了一种白色食用菌,定名为刺芹侧耳托里变种( Pleurotus eryngii var. tuoliensis)。 1983-1985年为驯化栽培期,在我国新疆有少量栽培,当时称阿魏菇。1986年被引进到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 栽培、驯化回顾(续) 1997-1998年为市场开拓阶段。1997年北京金信食用菌有限公司孔传广经理和新疆木垒县赵炳合作,从新疆木垒县赵炳处引进(白)阿魏蘑菌袋,赵炳作技术指导在北京大面积出菇成功。 金信公司97年栽培40万袋,98年栽培70万袋。当时鲜菇40元/kg,市场较小。后和广州销售商联手在广东、深圳推广,于99年春打开广州市场。 白灵菇首次定名:在通州召开的专家论证会上,卯晓岚先生推荐使用这个商品名,现已被广泛使用。对赵炳从木垒带到北京大面积栽培的阿魏蘑的分类地位,卯晓岚先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研究,鉴定为白灵侧耳[Pleurotus nebrodensis ( Inzengae ) Quél.],记载于2000出版的《中国大型真菌》中。 栽培、驯化回顾(续) 1999-2002年市场价格相对稳定: 99年冬:广州交货价:38-40元/kg;由于每天销量只有1吨,多于产品被加工成铁听罐头(固形物400g),售价25元。 2000年夏菇90-140元/kg ,冬季40元/kg以上。 2001年春20元/kg ,夏季100-200元/kg ,冬季30-40元/kg 。 2002年夏季80-90元/kg ,冬季下降到20-30元/kg 。 栽培、驯化回顾(续) 2003年价格下降:受非典影响,价格下降,多数亏损。但修武县王自成越夏菌袋10余万袋,11-12月出菇,最高时52元/ kg。 2004年春价格回升:市场价20元/kg 左右。 2005年价格偏低:春节前稳定在6-10元/ kg,春节后价格急剧下滑,一级菇在5-6元,二级、三级菇在3-4元/ kg,等外菇在2-3元/ kg 。 2006年预计价格会上扬:由于受去年低价的影响,以及今年棉壳价格上扬,白灵菇由珍稀食用菌逐步向大众食用菌过渡,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预计价格会有所回升。 2.生产量及生产区域 生产量变化: 2001年:7300吨 2002年:34325吨 2003年:52000吨 2004年:81839吨 2005年: 产地:新疆、北京、河南、山东(2.38万吨,2005)、天津、河北。河南省濮阳、许昌、西峡、泌阳 3.市场前景 白灵菇栽培技术已趋成熟,栽培风险较小。 白灵菇消费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市场前景广阔。 白灵菇生产暴利时代已经过去,从前每袋获利3-4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合理安排生产季节,不断加强栽培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拓宽销售渠道的基础上,每袋净利润在1元左右,栽培效益还是不错的。 在鲜菇销售的基础上,发展冻干菇、罐头菇的销售是将来产品销售的趋势。 二、白灵菇生产的理论基础 1. 白灵菇的形态结构特征 白灵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 (1)菌丝体 菌丝体是营养器官,相当于植物的根茎叶,具有分解、吸收和贮藏营养的作用,同时可以作为繁殖体用于生产。 白灵菇菌丝体白色,绒毛状,菌丝浓密粗壮,气生菌丝较弱。在PDA培养基上10天可以长满斜面。 在显微镜下,菌丝是由管状细胞连接而的丝状物,有间隔,有分支,无色透明。 根据菌丝生长的位置将菌丝分成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根据细胞内细胞核的数目将菌丝分为单核菌丝(初生菌丝)和双核菌丝(次生菌丝)。生产中应用的菌丝都是双核菌丝,只有双核菌丝才具有出菇能力。 双核菌丝的细胞间隔处具有明显的锁状联合。 菌丝体 平板培养的菌丝体 母种培养基中的菌丝体 原种培养基中的菌丝体 (2)子实体 子实体是白灵菇的繁殖器官,在菌褶上产生孢子------种子,孢子萌发并进行质配后形成双核菌丝。 白灵菇子实体有三种类型 手掌形 马蹄形 圆柱形 手掌形白灵菇质量最好,通体白色,菌盖大而厚,菌柄粗短,品质优。 白灵菇(手掌形) 白灵菇(手掌形) 白灵菇(马蹄形) 白灵菇(圆柱形) 2.四大营养要素和五大环境因子 (1) 四大营养要素 ①碳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eautye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