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四首》同步练习1.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四首》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秽(  )  草木长(  )   荷锄归(  )  候骑(  )   燕然(  )  荆门(  )   对峙(  )  帘旌(  )   徙倚(  )  沧波(  ) 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不表地名的一项是(??? ) A.属国过居延 B.萧关逢候骑 C.都护在燕然 D.都护在燕然 3.下列诗句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 A.道狭草木长,西露沾我衣。 B.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 C.月下飞天境,云生接海楼。 D.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4.把下列相应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归园田居》 唐 李白 《使至塞上》 宋 王维 《渡荆门送别》 唐 陶渊明 《登岳阳楼》 晋 陈与义 二、整体感知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西汉时著名的诗人,世称“靖节先生”,我们学过他的《桃花源记》。 B.《渡荆门送别》是五言律诗,蕴涵了诗人对前程的展望和对故乡的眷恋。 C.《使至塞上》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维,这首诗是他出使边塞时所作。 D.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宋代著名诗人。《登岳阳楼》共有二首,课文中所选的是第一首。 2.对诗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写出诗人虽不善于种田,但是仍早出晚归,不辞辛劳耕作的形象。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使用了拟人、借代、对偶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即将到达西北边塞的欣喜之情。 C.“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一联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描绘了两幅美丽的画面。 D.“登临吴楚横分地”,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 3.默写。 ⑴《登岳阳楼》诗的颈联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王维《使至塞上》有一对偶句,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 。” ⑶“      ,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____,       ____。” ⑷《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诗人恋乡之情的诗句是“ , 。” 4.对《使至塞上》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通过“属国过居延”和“都护在燕然”,形象写出了国势的强盛,充满着自豪感。 B.颈联两句抓住景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鲜明地勾勒出塞外高原上苍茫辽阔而又壮丽雄奇的景象。 C. “大漠孤烟直”就是说沙漠上没有一丝风,“长河落日圆”预示着一天的结束。 D.末尾两句写快达到目的地时的所见所闻,表现了诗人那种急于赶赴边关以及他对前方将士由衷敬佩的心情。 5.对《渡荆门送别》一诗的内容、写法理解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 ) A.诗的一开头,就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此行的特点、途中已经到达的地方以及将要前往的目的地,以至乘坐的交通工具。 B.诗的颔联景象雄阔,颈联景象瑰丽。“荆门外”的山川胜景,兼收笔底。尾联抒发诗人作别故土,惜别亲友的诚挚。 C.全诗以远游起笔,中间写途中所见景色,最后以惜别作结,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写景用语着字,也独具匠心。 D.诗中所写景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 三、课内阅读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但使愿无违”一句中,“愿”具体指什么? ?????????????             ?????????????             ?????????????             2.陶渊明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中________诗歌流派的代表人物。 3.诗中体现了农家生活艰辛的一句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体现在诗中的感情是怎样的?为什么这样说? ?????????????             ?????????????            ?????????????           ????????????             5.体现了全诗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lcf15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