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鲜物流有限公司产品储存技术标准 更新时间:2012.06.20
PAGE
PAGE 3
********生鲜物流有限公司产品储存技术标准 更新时间:2012年6月
********生鲜物流有限公司
产品储存技术标准
版 本 号:2012年6月第1版
编 制:运营服务部
审 批:*****
发布实施:2011年6月20日
**************有限公司
目 录
TOC \o 1-1 \h \z \u 冰品类储存技术标准 2
速冻面点储存技术标准 5
禽肉类储存技术标准 8
肉制品产品流通标准 11
水产类产品储存技术标准 13
畜肉类产品储存技术标准 17
包菜类产品储存技术标准 22
草莓产品储存技术标准 25
柑橘产品储存技术标准 28
果蔬产品流通技术标准 32
胡萝卜产品存储技术标准 35
花生产品存储技术标准 38
加工速冻蔬菜储存技术标准 41
梨的储存技术标准 49
马铃薯产品技术存储标准 53
蜜桃产品储存技术标准 57
南瓜产品存储技术标准 60
苹果产品存储技术标准 63
葡萄产品存储技术标准 69
芹菜类产品储存技术标准 72
蒜薹产品存储技术标准 76
西瓜产品储存技术标准 80
鲜枣类储存技术标准 83
洋葱产品存储技术标准 87
白菜产品存储技术标准 90
大蒜产品存储技术标准 93
板栗产品存储技术标准 96
瓜籽产品存储技术标准 99
桂圆产品存储技术标准 102
山药产品存储技术标准 105
莲藕产品存储技术标准 108
猕猴桃产品存储技术标准 111
存储检测指标测定方法 115
冰品类储存技术标准
文件编号
Q/CZPG321.01.0301.1
版 本
B/1
冰品类储存技术标准
1.0 目的
通过此标准的执行更好的提升贮藏产品的质量,减少损耗。
2.0 范围
包括所有的收货员和库房管理员
3.0 控制措施
3.1 本标准适用于冰品类(食用冰、冰糕、汽水、果汁、冰激凌、冰棒等冷饮)的冷库贮存。
3.2 入库前的抽样检测:可以品尝其风味、口感;针对表面裹有巧克力的品种要确定脆皮是否还脆。
3.3 适于储藏速冻产品的确定方法
3.3.1 索取每一批次产品厂检报告。
3.3.2 感官指标
A 产品包装袋无破损,无渗透或缺损,否则会造成微生物的二次污染。B 观结霜:包装袋上结晶霜洁白发亮,冻结坚硬的冷冻食品,应该是保存良好的。C察颜色:由于真正的速冻食品是在速冻机上以最快的速度和时间通过0℃至-5℃的冰晶带,因此,营养损失最少,口味鲜美,固有的颜色也与未速冻前是一致的。
3.3.3 硬性指标
A 必须要有QS(生产许可)标志:带有QS标志的产品说明此产品经过强制性的检验合格,准许进入市场销售。
B 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储藏条件等。
C 车辆箱体温度一定不能高于-22℃。
3.4 入库质量要求
3.4.1 车辆情况:检查运输车辆的车厢温度(-22℃)是否达标,提供温控报告;并查看其车厢的卫生状况。
3.4.2 包装形式分为杯装、筒装、批类、盒装、桶装等;要避免挤压。
3.4.3 质量要符合以上要求。
3.5 冷藏技术和库房质量要求
3.5.1 库房准备
A 入库前进行库房灭菌消毒(紫外线消毒:用紫外线进行辐射杀菌消毒。每平方米库房的空间需要用1W紫外线灯光每昼夜平均照射3小时);库房温度要求-20℃。
B 确保库房的整洁卫生,不能有结冰等现象。
3.5.2 入库量
A 根据不同包装容器合理安排货位、堆码形式和高度。货垛排列方式、走向及间隙应力求与库内空气环流方向一致。
B 按品种分库、分垛、分等级堆码,为便于货垛空气环流散热降温,有效空间的贮藏密度每立方米不应超过250kg,箱装用托盘堆码允许增加10%-20%的贮量。
C 为便于检查、盘点和管理,垛位不宜过大,入满库后应及时填写货位标签和平面货位图。
D 货位堆码要求:距墙0.20-0.30m、距冷风机不少于1.50m、距顶0.50-0.60m、垛间距离0.30-0.50m、库内通道宽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