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讲 中国姓氏文化 一、从“姓氏有别”到“姓氏合一” 1. 姓氏的产生:三代以前 母系-父系氏族社会 “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 ——《说文解字》 “知母不知父” 2. 姓”“氏”有别 区别之一: “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 例如: 黄帝25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苟僖姞嬛依是也。” ——《国语》 区别之二:姓别婚姻,氏别贵贱 “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 —— 郑樵《通志·氏族略序》 区别之三:姓不变,氏可变 “姓”表示血缘:自然不能改变; 得“氏”缘由很多,遂可改变。 解释下列名词: “孟姜女” “秦晋之好” “百姓” 3. “姓”“氏”合一:春秋战国时期 ① 王族衰落,“氏表贵贱”意义不大; ② 久而不用,古“姓”遂被遗忘。 ③ 以新“氏”为主,杂以少量古姓,形成新的姓氏制度 —— 姓氏合一,不再区分 —— 没有特殊情况,家族的新“姓”不再更改,传诸子孙,直到现代。 二、姓氏的主要来源 (1)最早产生的姓,多带女字旁,如姜、姬、姚、姒、嬴等。 (2)以国邑为氏。如鲁、卫、晋、滕、虞、齐、宋、陈、杞、焦、廖、韩、赵、魏等。 (3)以官职为姓。姓司马、司空、司徒、司寇、史、理、钱、宗、帅、张等。 (4)以祖父或父亲的名或字为氏。如晁、牛、鱼、关、柯、游等 (5)以排行次第为氏。如孟氏、伯氏、仲氏、叔氏、季氏。 (6)以爵号、谥(shì)号为氏。爵号以王、侯二氏最为突出。谥号如:文、武、穆等。 (7)以居住地为氏。 如傅、池、柳、 西门、东郭、南宫、 东方、西闾等。 (9)以事为氏。如李氏、林氏等。 (10)皇帝赐姓和避讳改姓。 (11)由少数民族的称呼转化而来,成为汉姓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宇文、鲜于、尉迟(yùchí)、慕容、长孙等。 三、古代的望族和大姓 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盛行 如:南朝: “侨姓”:王、谢、袁、萧等 “吴姓”:朱、张、顾、陆等 北 朝 山东:王、崔、卢、郑 关中:韦、裴、柳、薛、杨、杜 代北:“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 唐 代 李:国姓,以陇西(今甘肃省天水市)为贵; 郑:以荥(xíng)阳(今属河南省)为贵; 崔:以博陵(今河北省蠡县一带)为贵; 卢:以范阳(今北京市一带)为贵; 王:以太原为贵; 裴:以河东为贵; “宰相村” 薛:以河东为贵。 中国“宰相村” 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附马21人,公主20人等。 裴晋公祠 位于今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 3、“郡望” 两层涵义: 第一,某个“姓”长时间居住在某个郡,人才辈出,门第高贵,家世显赫,为当地郡人所敬重和仰望,亦名闻天下,为世人所称颂。 第二,指一个家族的根源和发源地。 知名“郡望” 刘姓以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为郡望; 陈姓以颍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一带)为郡望; 周姓以汝南(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为郡望; 张姓以南阳(今属河南)为郡望; 王姓以太原为郡望; 杜姓以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为郡望。 四、姓氏混杂与谱牒 (一)帝王分封子弟功臣。 (二)战乱。 (三)官宦。 (四)移民。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桐大槐树” 五、全国姓氏的数量 宋《百家姓》共计484种; 明《姓觽(xī)》计3625种; 1996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中华姓氏大辞典》,计11969个,单姓5327个,双姓4329个,其他2313个。 最新姓氏排名,按人口多少: 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 福建省:“陈林半天下” 六、名、字、号 1、取名的“五法六忌” 五法: 1)信法,按出生时的实际情况取名。如:孔鲤 2)义法,以祥瑞取名。如:福临 3)象法,以身体某部位像自然界某物取名。 4)假法,借天地万物之名取名。 如:苏轼、苏辙 车的“轼” 5)类法,以婴儿和他的父亲相像的地方取名。 2. “因名取字” 成年取字: “男子二十冠而字” “女子十五笄而字” 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于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而字则用于下对上、少对长或对他人尊称,在多数情况下,直呼其名是很不礼貌的。 “因名取字” 1. 名与字意义相同或相近。 屈原,名平,字原;班固,字孟坚;诸葛亮字孔明。 2.名与字的意义相关有联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