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方式之现场IE.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益生產方式-- PREPARED BY YY 2003﹒3﹒17 一﹒何為精益生產方式 思考﹕假設我們每天的急需產品數量是100台﹐需要10人完成﹒下列哪項是最佳的改善﹖ A﹒10人生產120台 B﹒ 8人生產100台 C﹒ 8人生產120台 二﹒精益生產方式的优越性及其意義 (1)所需人力資源--減至1/2 (2)新產品開發周期--減至1/2或1/3 (3)生產過程的在制品庫存--減至1/10 (4)工厂占用空間--減至1/2 (5)成品庫存--減至1/4 (6)產品質量--提高3倍 三﹒精益生產管理方法上的特點 1﹒拉動式(Pull)准時化生產(Just In Time) 2﹒全面質量管理 3﹒團隊工作法(Teamwork) 4﹒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 四﹒精益生產与大批量生產方式管理思想的比較 1﹒优化范圍不同 2﹒對待庫存的態度不同 3﹒業務控制觀不同 4﹒質量觀不同 5﹒對人的態度不同 五﹒精益生產的結构体系及主要項目 實施精益生產的六個主要方面和要求 ⑨減少生產周期--減少 ⑩全面生產維護(TPM) ?快速換模(SMED) 精益生產的子目標﹕ (1)零庫存 (2)高柔性(多品种) (3)零缺陷 七﹒精益生產支柱与終极目標 1﹒“零” 轉產工時浪費(Products多品种混流生產) 2﹒“零”庫存(Inventory削減庫存) 3﹒ “零”浪費(Cost全面成本控制) 4﹒ “零”不良(Quality高品質) 5﹒ “零”故障(Maintenance提高運轉率) 6﹒ “零”停滯(Delivery快速反應﹑ 短交期) 7﹒ “零”災害(Safety安全第一) 八﹒精益生產与ERP 工業工程IE(Industrial Engineering)是對人員﹑物料﹑設備﹑能源和信息所組成的集成系統進行設計﹑改善的一門學科﹒是技術与管理相結合的一門工程學﹒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質量﹑追求系統整体优化 IE實施抵抗情緒的10种表現 我們對此最了解了 10 那种東西不靈的﹐10年前我們就搞過了 9 現狀也不錯﹐為什么要改變 8 成本下降的話﹐品質也會跟隨下降 7 不愿作別人勸告的事情 6 我們也一直是這樣做的 5 再降低成本已不可能 4 方案是不錯﹐實際效果就難說 3 道理确實如此﹐但我們的情況不同 2 那种東西沒有什么作用 1 IE實施的10种抵抗 序號 五﹒IE手法概要 1﹒何謂IE手法 IE手法是以人的活動為中心﹐以事實為依据﹐用科學的分析方法對生產系統進行觀察﹐記錄﹐分析﹐并對系統問題進行合理化改善﹐最后對結果進行標准化的方法 現場IE 精益生產方式概要 第一章 與傳統的大批量生產相比﹐精益生產只需要一半的人員﹐一半的生產場地﹐一半的投資﹐一半的生產周期﹐一半的產品開發時間和少得多的庫存﹐就能生產品質更高﹐品种更多的產品﹒ 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產要素﹐只是在适當的時間生產必要數量的市場急需產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產品)﹔ 益﹐即所有經營活動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經濟性﹒ 精益生產是當前工業界公認最佳的一种生產組織体系和方式 以下皆為與大批量生產方式相比 (1)實施精益生產的基礎--通過5S活動來提升現場管理水平 (2)准時化生產--JIT生產系統 主要工具有﹕ ①平衡生產周期--單件產品生產時間Tact Time=Cycle Time ②持續改進Kaizen--Continuous Improvement ③一個流生產--One Piece Flow ④單元生產Cell Production--U型布置 ⑤价值流分析VA/VE ⑥方法研究IE ⑦拉動生產与看板Pull Kanban ⑧可視化管理 五﹒精益生產的結构体系及主要項目 (3)在產品開發和生產全過程要始終貫徹6σ質量管理原則 ①操作者的質量責任 ②操作者主動停線的工作概念 ③防錯系統技術 ④標準作業SO作業標準OS ⑤先進先出控制FIFO ⑥根本原因的找出5WHY(5個為什麼) (4)發揮勞動力的主觀能動性 (5)可視化管理 (6)不斷追求完美 六﹒精益生產体系的目標 企業的基本目標﹕最大限度地獲取利潤 ERP不僅僅是一种管理軟件﹐更是一种管理思想﹑管理文化 ERP應該是基于企業精益生產(JIT)生產管理系統下的信息化﹐它并不是簡單地將現有的管理系統電子化就可成功實施的.

文档评论(0)

luobin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