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梅老师初中语文基础积累、阅读理解、作文专题辅导 QQ:495337146
梅老师初中语文基础积累、阅读理解、作文专题辅导 QQ:495337146
初中记叙文(含散文)阅读理解专题资料(一) ——预备课程
阅读理解的解题一般技巧提纲
一、读文:速读,只要读懂文章大意
1.有相应类别文章阅读的基本常识
2.能通懂大意
3.能体味文中具体体现的情感、含义(代入感训练)
二、析题:这是关键,要读懂题意
精读题目:1、避免答非所问
2、找出题目中对答题方向、内容的规定和暗示
三、答题:有条理有步骤的表述
1.按分值判断要点
第一课 预备课程
记叙这种表达方式下的常见语言特点:精炼、含蓄、深刻、富有哲理、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幽默风趣、具有讽刺意味。
记叙文阅读的常识知识:
写作目的:
表达感受、阐释哲理、赞颂美好的品质、批评不良品行、批判丑恶灵魂……
表达方式:
记叙 、议论、描写、抒情、说明
注意:描写的具体分类与作用
叙述顺序:
顺叙 、倒叙 、插叙 、补叙
记叙的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的起因 、经过 和结果 。
写作手法:
从结构技法上分:
开头: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开门见山、营造氛围……
行文:比喻、拟人、反语、象征……
结尾:在结构上,照应开头或前文,扣住标题,收束全文;在内容上,点明主旨,升华主题,深化中心,令人回味。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反语、反复、夸张、互文、顶针、通感等
语言风格:
优美动力、形象生动、豪迈雄壮、沉郁有力、饱含深情、朴素平易、通俗晓畅……
基本的阅读能力:
内容整理方面,能理清故事、概括内容、提炼信息;思想感情方面,能初步体会主题、理解情感,试着明确主旨。
通常阅读题首先考察的基本内容是文章的主旨,或你对文章的理解。
常用答题格式:
本文通过记叙……(概括事件),体现了/表达了……(事件所表现的内涵),阐明了……/赞扬了……/批判了……
通过……的故事,揭示了……的道理,告诉人们……(作者的写作目的)
在回答相关问题时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或作者的写作目的。
问题类型:
一、读懂作者的写作目的,也就是文章的主题、主旨;
二、理清文章的结构;
三、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的运用,包括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主要问题:分析、评价人物形象,理解文中的关键词句,文章给你的启示和你对某个问题的看法。
简述这段文字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一) 呵护童心
①有这样一个故事。
②一位美国父亲在教他7岁的孩子使用割草机割草时,妻子走过来问他点事情。就在他转身和妻子谈话的几分钟里,他们的孩子——一个一刻也闲不住的小男孩,把割草机推到了草坪中央父亲最引以为豪的花圃上,大约两尺宽、令邻居们羡慕不已的花圃在顷刻间夷为平地!
③愣了几秒钟后,父亲突然“呼”地一声冲了过去——这片花圃花了他两个月以来所有的业余时间,只有他最能了解这其中的艰辛。就在他的大手高高举起将要落下时,孩子的母亲柔柔的声音很清晰地传来:“记住——我们在养孩子,而不是在养花!”
④好一位明智的母亲!她很清晰地明了孩子与花圃孰轻孰重。是的,孩子以及他们的自尊以他所破坏的任何物质方面的东西更为重要。被足球砸碎的窗玻璃,被摔坏的自行车,打翻在地的牛奶瓶,因忘关水龙头而造成厨房的“水灾”……损坏的东西已经损坏,过失已然成为过失,那么,在回天无力的时候,我们要记住的是,合理的批评固然必要,但千万不要去轻易伤害一个孩子的心灵,践踏一个孩子的自尊,使他们充满灵性、充满活力的感觉变得麻木,从而增添更大的损失。
⑤为人父母者如此,为人师者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⑥曾随堂听过一位年轻老师的语文课。在学生自由练读课文后,她让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讲给大家听。好几位孩子都读了,读得很好。可就在这时,坐在前排,一只小手怯怯地举起来,马上又放了下去。看得出,这是位腼腆的孩子。年轻的老师立刻注意到了,只见她温和地朝着这个男孩微笑着:“我真高兴,××同学今天也举手了,让我们再来听听他的朗读!”
⑦这个男孩读得并不好。短短的一段话,就读错了三处,更别提读出感情了。教室的角落里传出了几个孩子极力压抑的嬉笑声。男孩的脸霎时变得通红,头越垂越低,越垂越低……可老师的脸上始终充满阳光般灿烂的微笑。她走到孩子身边,摸摸他的头,真诚地握住孩子的小手:“他进步真大,老师为你高兴!再试试好吗?你一定会读得更好!”
⑧ 在那一刻,我不禁对这位年轻的老师肃然起敬。她何止是在教孩子读书,分明是在呵护孩子脆弱而又稚嫩的心灵。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