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学写作发痴梦故事
提起我从事写作的生涯来,那真是少年痴怀捞月志,愿随波失弱苗枯,结果梦泡影碎不得志,落得世人笑痴心。刚上高中的那个时候,正赶上黄帅反潮流:“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修正主义的苗”口号的毒害下,在坚持学习文化必修课的同时,我另辟蹊径,迷上了文学创作这个自己看来是很神圣的事业。不过,因为有痴人想梦的因素作怪,开始就搞大的。拼了在宿舍被窝的一年多时间,终于以学校农场为创作素材搞成了一部题为《良种》的37万多字的长篇小说,第一次投到长春一家出版社很快就被退回,原因是:“重复啰嗦、修改再投。”又费了半年多的时间,改好到邮局再投,结果邮局的工作人员很和蔼的告知:“这是稿投递,不必挂号,国家实行免费……”我一听真是好事,不花钱,何乐而不为呢?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结果被“邮丢了”。当时,坐在宿舍靠窗的床铺上发呆。那些从食堂吃饭回来的同学看到了以后都窃窃私语:“作家梦破了,这下可成了痴心妄想梦……”我听了一怒之下,拿起夹在书中的纸笔在扉页写了一句:“不获大奖,誓不为人……”而且,紧盯着窗外校园的菜地,小声嘀咕出明明连韵也不压,平仄也不的小诗:“清早的晨雾,像一缕飘渺的轻纱,给大地披上了浓重和朦胧。风情温顺的扯起,山川古铜色的脊梁,在大地上咕嘟出喷薄向上的温情;小草从温热的地被里,伸出尖耳灵犀的脑袋;对着春姑娘报以羞怯的微笑;幸福欢快的河流,敞开容纳百谷的胸怀在岸边甩出晶莹点缀的花朵……”
对着同学们的冷嘲热讽,我横眉竖目冷然不屑的说道:“这我比你们晓得,命运跟我开玩笑,玩猫腻,捉弄我……就是再写上五十年!我也不会服输!”后来每每把刚刚写好的故事、小说,读给同学们听时,在同学们没出现讽刺的结果面前,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自在的……使自小被放养在乡下的我心里,也有了能同其他孩子一样随心挺起胸膛的感觉。
星期天回到乡下,还没忘在学校写成的那些故事、小说。到山里挖野菜的时候,在生产队的田垄地堰上狂奔,和风赛跑,与月相逐。到那时可以看得见底,瞄得出鱼游的池塘边上,挽起裤腿拿着盛菜篓子,在冰冷的水里捉鱼勒虾,尽管这样回到家里,会受到父亲、母亲一顿臭骂,可是,当晚上就着老妈烙出的虾饼吃小黄粑粑的时候,心底里会涌出许多散文、故事和优美的小诗来……
家里的小妹态度很好,她总是能抓住嚼着虾饼我心情高兴的大好时机,跑到我面前丢下一句:“哥哥下个星期还去抓鱼摸虾烙虾饼吃,好有创作灵感……”说完一溜烟跑开、怕我揪她的辫子。然后站到不远处我抅不着的地方,慢悠悠地踱来踱去,看到我平心静气根本没有报复的样子时,才站定下来慢悠悠的说道:“哥哥,你下次去抓鱼勒虾带着我一块去,这样,爹妈骂的就不是你一个人了……”她那壶不开提那壶,刚被她逗消了挨骂的火气,一下子又被她年小幼稚的心灵释放,引烟的像残阳里的血一样,简直把我气成了一位迂腐至极的儒生。气得半死也没能发出火来……
因为上高中时学习不错,学校里的教研组就把我安排到化学小组从事各种实验。在那里,我学会会了培养‘九二零’生长素、制作‘五四零六’生物菌肥。当然,这些都没满足我学习求知的欲望。在化学实验室的旁边,是我们学校的医务室。所以在化学实验室做培养基的空隙,就经常跑到医务室去瞅那位资深的老校医给师生们听诊、把脉,开方治病。老校医听说是中医世家,那个时候已开始普及西医,老校医怕他的手艺失传,看到我这样机灵、细心偷技自学,就把他自身所怀的所有望、闻、问、切的技能,都悉数传授了给我。所以,高中毕业后回到农村,就写出了后来获奖的第一篇《病房里那盏不灭的灯》当中的主人翁写的就是这位忠诚伟大的校医。
那个时候上大学不是凭着考试学习成绩好,而是靠三结合的校管会推荐。我的父亲在文革前是村支部书记,被造反派打成修正主义走资派、挨过批斗,尽管以后平反了,可当时不在被推荐范畴之内。回到农村以后,就自谋职业,开起了一家私人医馆诊所。刚开始时还没有行医执照,属于非法行医的范畴,所以就不敢挂牌营业。只能靠诊断开方,顺便把自己配置的一些小绝方免费送给人家,他们凭赏主动给一些诊断费用。这样生活虽然没有大富大贵,却也过得安逸,乐得恬淡。因此就能挤出很多时间从事文学创作,那两篇获奖的短篇小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凭着真实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的。
在家里偷偷行医期间,时常听到人们在背后讲起我说:“他年轻时读书很好,人又聪慧,只可惜家庭政治面貌不好,最后只得弃文从医,而他那些医学知识,也是凭着他刻苦自学钻研得来的,属于无师自通的那种,并没有什么高人名师指点相助……”联想到这些奋斗历程的往事,虽然自己也心生出一种很自豪的骄傲感,可终究这不是我心中设想的那种忠实梦想和憧憬。所以并不安逸……
77年恢复高考的头一年,学校念我在学校里学习不错,就派人到我的家里,通知我到学校复习一段时间准备参加高考……而我却恬不知耻地对来通知我的那位同学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