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大气水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云体很薄,均匀成层,布满全天,看不出毛丝般的纤维结构,但有完整而明显的22度晕圈,阳光经过云中的冰晶折射形成22度晕圈。色带排列内红外紫。 * 中国冰雹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例如西藏东北部的黑河(那曲),每年平均有35.9天冰雹(最多年曾下降53天,最少也有23天);其次是班戈31.4天,申扎28.0天,安多27.9天,索县27.6天,均出现在青藏高原。 * 我国年将水量最大的是台湾省最北部的火烧寮,最大值:8408.0mm;平均年降水量为6489.0mm。 * 2010.10.1-8日,罕见强降雨袭击海南 ,持续时间长。截至10月8日,影响海南省的大暴雨(日降水量≥100毫米)天气过程已持续了8天,为1961年以来最长大暴雨天气过程。 降雨强度大。10月5日08时至6日08时,海南琼海(701.9毫米)、万宁(392.2毫米),10月6日08时至7日08时文昌(297.2毫米)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 累计雨量大。9月30日20时至10月8日08时,海南平均降水量有608.1毫米,为历史同期最多值。10月1日至8日,琼海、万宁、陵水、文昌、琼中、定安、海口、屯昌等8个市县共94个站点累计雨量超过800毫米,其中琼海、万宁、海口、文昌共46个站点累计雨量超过1000毫米,有5个站点累计雨量超过1400毫米,文昌三角庭农场达到1499.2毫米。 * 海南的持续强降雨最主要还是受热带低压系统影响,这次的热带低压系统的中心位置非常稳定,近十天几乎没有出现大的位移,海上水汽的不断补充,加上不断有弱冷空气的南下,冷暖空气交汇,多重原因导致了海南国庆时段的强降雨。 热带低压系统:近十天来,海南岛地区主要受热带低气压系统控制,该天气系统的中心位于海南岛西南方,热带低气压系统为逆时针环流,使得海南岛东部地区盛行偏东、偏南风。这种偏东、偏南的气流从温暖的洋面带来了充足的水汽,为这次长时间强降水过程提供了丰沛水汽供应。另外,10月3日至5日,北方有股弱冷空气南下,冷暖空气交汇辐合,更促使海南东部地区的降水进一步加强。 地形作用:这次降水过程中,海南特殊的地形条件也为此次强降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海南岛地形属于中部高,四周低。海南岛最高峰——海拔1867米的五指山位于海南岛的中部。因此,海南东部地区正好是迎风坡,于是偏东气流带来的大量水汽在地形抬升作用下便更容易凝结成雨,为大暴雨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于海南来说,地形作用是非常明显,所以年降水量也是东多西少,这个是很普遍的。 * 式中的W0表示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在地面或农田充分供水时的蒸发量,它与大于10℃的积温关系密切。 2)降水相对变率 降水相对变率D(relative variability):一段时间内的降水距平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 或 或 平均相对变率 :平均距平与多年同期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 意义:表示一个地区降水量年际之间变动程度的大小,也表示了发生旱涝可能性的大小。 25%则易涝易旱 例: 设武汉9月的平均降水量为100 mm, 2007年9月,X1=130mm, 2008年9月,X2=70mm, 2009年9月,X3=80mm, 20010年9月,X4=120mm, 各年的降水相对变率为多少? 多年的平均降水相对变率为多少? D1= 30% D2= -30% D3= -20% D4= 20% = 25% d1= 30mm, d2= -30mm, d3= -20mm, d4= 20mm, 1.冷云的人工降水 根据冰水共存的冰晶效应原理,通过人工方法产生冰晶。常用方法:撒播干冰,撒播碘化银等拟冰晶物质 四、人工影响云雨 2. 暖云的人工降水 设法造成大小水滴共存的条件。常用方法:撒播吸湿性的物质(如食盐等),直接撒播大水滴。 3. 产生乱流的方法 常用爆炸、搅动气流等方法,在云中产生乱流,加快冲并增长过程。 一地一定时段内的水面可能蒸发量与同期降水量的比值,叫做干燥度(K)。 K=W0/R 按一年的时间段计算: 五.干燥度(aridity index) 干燥度划分为: K< 1.0 湿润 1.0≤K<1.5 半湿润 1.5≤K<4.0 半干旱 4.0≤K 干旱 第四节 水分与农业 一、作物水分临界期和关键期 二、土壤水分状况及与作物的关系 三、降水与空气湿度对作物的影响 本章总结 本章重点和难点: 1.掌握大气中各湿度特征量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 2.深刻认识蒸发蒸散过程和凝结过程的条件及影响因素、各种凝结物和降水的形成原因。 3.学会降水变率、干燥度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作业 复习思考题

文档评论(0)

linyin19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