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几类交换相关势(泛函): LDA:泛函在空间某点的值仅依赖于该点的(自旋)密度; GGA:包括局域密度的梯度信息; meta-GGA:包含密度的二阶微分的平方(动能密度); hybrid-GGA:包含部分HF形式的交换作用; 完全非局域泛函:与所有占据和非占据的轨道都有关; 一些模型势:如LB94,GLAC,SAOP,只描述交换相关势,没有对应的能量泛函,但能得到很好的势。 Kohn-Sham势VKS的重要性: Kohn-Sham DFT中,势可以唯一决定轨道以及电子密度分布。优秀的势函数就可以获得优秀的密度分布。 虽然从能量泛函也能获得对应的势函数,但首先能量泛函关注的是能量与密度的关系。 Ne原子势函数:LDA获得的势与精确势的比较 SAOP(Statistical Averaging of Orbital Potential): SAOP实际上是两种其他泛函对应的交换相关势按一定规则拟合出来的。通过恰当的权重分配,在原子内部SAOP主要成分是能很好描述原子内部的泛函GLLB,在离核较远的区域,SAOP的主要成分是具有正确长程渐进行为的泛函LB; 因此SAOP能获得很好的占据轨道与空轨道能,空-占能差是激发能计算的0级近似,因此SAOP可以获得很好的激发能,尤其是对过渡金属SAOP的表现优于其他泛函甚至比热门的B3LYP更好,其他相应性质也是如此; 由于SAOP具有正确的长程渐进行为,因此长程相互作用相关性质,例如氢键、分子吸附、范德华作用等的量子化学处理,这种势显著地优秀; OEP (Optimized Effective Potential): OEP不是一种模型势,而是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本质上与传统的DFT方法等价,但由于是对势进行变分,因此能获得非常优秀的势以及轨道。 ADF09 增加了这种新的方法。 DFT VS ab initio 由于DFT的泛函精确形式是未知的,因此现有的泛函,基本上是通过实验结合理论拟合出来的。因此难以获得普遍较高的精度。ab initio直接从第一原理出发,加入近似项,只要采用的理论模型更好,就会获得更精确的结果,而没有类似拟合泛函这样的black box。 ab initio涉及大量的波函数多中心积分,对于同样的体系计算量远远大于DFT。 如果是较小分子的计算(300个电子以内),CC等方法获得的精度高于DFT计算,效率在可承受范围内,如果硬件许可,从头算方法显然是更好的选择。上百个原子的分子,CC等从头算方法基本上无法进行,而不得不选择DFT。 * 79, 734 (1926): equivalence of matrix and wave mechanics A144, 243 (1927); A144, 710 (1927) : quantiz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1. 量子力学的诞生 雄心勃勃的经典力学: 牛顿力学; 热力学; 统计力学; 电动力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典力学被认为完美无缺 “There is nothing new to be discovered in physics now. All that remains is more and more precise measurements” Lord Kelvin (1900) 乌云罩顶: 黑体辐射:能吸收所有照到它上面的辐射,并将其转化为热辐射,热辐射光谱特征仅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光电效应; 原子的线状光谱与稳定性; 固体与分子的低温比热→0:按照经典力学,比热应该是一个常数。 经典力学无法解释这些诡异的现象! 黑体辐射:Max. Planck(1858-1947),1900年提出: 原子“谐振子”能量不连续En=nhν(后来证明是: En=(n+1/2)hν ),第一次提出“量子”概念; 5000K 7000K 紫外灾难 (Rayleigh, 1900) (Wien, 1896) (Planck, 1900) 光电效应:Einstein结合Plank量子的概念,提出了光量子的概念; 固体与分子的低温比热→0:引入量子的概念,比热问题迎刃而解。 Work Kinetic T 原子的线状光谱与稳定性:Bohr提出原子的量子论,允许离散轨道,允许轨道跃迁,这个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但是经典orbital模型 Modern atom (fuzzy orbits) Wave function instead of orbit ! 密度的径向分布 角向分布 (s p) discrete angu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