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心肺复苏知识培训.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 1.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 2.缓慢型心律失常或心室停顿 3.无脉性电活动( PEA ) 生存链 识别: 1.无反应 2.无呼吸或喘息 3.不能在 10S 内识别大动脉搏动 一、初级心肺复苏 先按 CAB顺序实施 5 组,约 2 分钟的 CPR :胸外按压 按压平面:仰卧位,硬质平面或地面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 1/3 交界处的正中线上 / 双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骨上 按压手法:掌根着力,双手紧扣,重叠上翘 按压幅度:成人胸骨下陷: 5 一岁以上约 5CM}  ~  6cm  儿童:胸部前后径的  1/3{0-1  岁约  4CM, 按压频率:  100  ~  120  次/ 分 无论单、双人,  30:2  儿童:单人  30:2,双 人 15: 2 按压时间:按压与放松时间各占 50% A:开通气道 清理口腔异物 2. 仰头抬頦法 3. 托颌法 :人工呼吸 1. 先 30 次胸外按压,然后开通气道,再给 2 次通气。 2. 人工气道一旦建立,则持续按压,通气频率10 次 /分( 1 次/6s )。 3. 交换位置:每隔 2 分钟,不应超过 5 秒。 D除颤 ----defibrillation 1.适应症:室颤、室扑、无脉性室速 2.电极位置 正极( A):心尖部 负极( S):心底部 两个电极的距离至少在 10cm以上。 3.步骤: ⑴选择除颤能量: 成人:单相波 360J(73%) 双相波 150J(92%) ~200J(98%) 后续电击能量未确定,至少不低于首次能量 儿童( 1-8 岁) : 对于儿童患者,尚不确定最佳除颤能量。可以使用 2 至 4 J/kg 的能量作 为初始除颤能量,对于后续电击,能量级别应至少为 4 J/kg 并可以考虑使用更 高能量级别,但 不超过 10 J/kg 或成人最大能量。 ⑵电极板放置在正确位置 准备:电极板上均匀涂上导电糊,或包裹 4— 5 层纱布后在 盐水中浸湿 ⑶充电 ⑷放电 2015 年指南:当施救者可以立即取得 AED 时,对于成人心脏骤停患者,应尽快使用除颤器; 若不能立刻取得 AED,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在设备提供后尽快尝试电除颤。 原因:室颤是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占 90%),每延迟 1min 除颤,成功率下降 7-10%,1min 内开始电除颤, 存活率可达 90%,4-6min 内开始电除颤,存活率可达 60%, 10min 开始电除颤,存活率低于 5% 早期除颤:院外 5 min 内完成,院内 4min 内完成 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知觉、反射等恢复 自主呼吸逐渐恢复 触及大动脉搏动 面色转为红润 双侧瞳孔缩小等 复苏终止的指征 复苏成功:自主呼吸及心跳已恢复良好,转入下一阶 段治疗。 复苏失败:自主呼吸及心跳一直未恢复,脑干反射全 部消失,心肺复苏操作已达 30min 以上,心电图成直 线,医生判断已临床死亡。 特殊情况:溺水、触电、新生儿抢救时间应延长 1-2 小 时 二、高级心肺复苏( ALS) 内容: 建立和维持有效的通气和循环 心电、血压及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 电除颤与起搏治疗 建立静脉通路,药物治疗 尽快明确心脏骤停的病因并及时处理 复苏药物 肾上腺素 ★ CPR 首选药物,心律不适合电除颤时,应尽早使用。 用于室颤、无脉性室速、 无脉性电活动、心脏停博。 剂量: 1.0mg,I.V ,如果无效,每 3-5 分钟可重复 1 次。 4、递增疗法不能提高患者存活率。 胺碘酮 ★ 首选的抗心律失常药。 适应症:对电除颤无效的顽固性室颤、室速;成功转复后再次发生的室颤。 用法:心脏骤停患者初始剂量为 300mg溶入 20~30ml 葡萄糖内快速推注, 3~5min 后再推注 150mg,维持剂量 1mg/min 持续 6h,一般建议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 2g。 利多卡因 1、目前的证据不足以支持常规使用。 但若是因室颤 / 无脉性室速导致心脏骤停,恢复自主循环后,考虑立即使用。 2、 1 ~ 1.5mg/Kg , I.V ,无效 5 ~ 10 分钟重复,第 1h 总剂量可达 3mg/Kg,再无效,换药。 多巴胺 适应证:心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的低血压 用法: 2 ~ 20ug/kg ·min,静滴 腺苷 适应证:窄 QRS波折返型室上速;稳定的单形性宽 QRS波心动过速(首选) 禁忌证:不规则的宽 QRS波心动过速→ VF 阿托品 适应证:症状性心动过缓 用法: 1mg.IV,必要时每 3~5min 重复一次,总量 3mg 异丙肾上腺素 专家意见:只有当房室结以下阻滞的三度 AVB 或 心肌收缩乏力、扭转型室速时才考虑应用。 (不 仅增加心肌耗氧 ,而且还

文档评论(0)

明若晓溪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