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陆游诗中的爱国情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文提纲】:陆游,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南宋诗坛领袖,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誉。他的诗篇抒写了杀敌报国的豪情和对敌人、投降派的仇恨,诗风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有很高的思想、艺术成就,饱含着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在思想上,爱国爱民,在内容上,抒写国事与民生,在艺术上,以幻想梦境的形式寄托报国理想,探寻自我理想的表达方式。与同时期其他诗人作品相比,陆游诗的最大特色是饱含着炽热的爱国情怀,本文尝试从以下五个方面去追溯一下其中的根源: 1、概述陆游的生平事迹; 2、从家庭环境对陆游的熏陶着手分析; 3、从所处的南宋时局进行分析; 4、从儒家思想对陆游的影响方面讨论分析; 5、从六个方面总结陆游在诗歌上的成就:①自然风光;②百姓生活;③对腐败当局和投降派的揭露与抨击;④直接表达表明自己救国卫国的胆量和决心,抒发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愤慨;⑤以梦述怀;⑥托物言志。 从以上几方面的阐述、比较和分析,挖掘出对陆游的爱国情怀与他的诗作、他的思想、他的境遇之间的关系,了解陆游爱国情怀的形成原因,以便能更透彻地去品味陆游使自己的诗作独特的选材和艺术手法相得益彰,形成了意境雄阔,格调高昂的风格。 《浅议陆游诗中的爱国情怀》 【摘要】: 本文以陆游诗中的爱国情怀为主线,以陆游的生平事迹、爱国情怀形成的原因和诗歌上的成就等几大方面为着眼点展开论题进行论述。 陆游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他诞生和成长的年代,正当宋王朝腐败不振、屡遭金国(女真族)进犯的时候。虽然不是身在盛世,但他自幼好学不倦,自称“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青年时代曾从江西派诗人曾几学诗,得到不少启发,但他并未受其束缚,又从前代大诗人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岑参等人的诗作中汲取滋养。作为一个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是很接近于杜甫的。他始终关怀国家民族的命运,并不惜为国牺牲。他的诗相当全面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前人也曾许以一代“诗史”的称号,是有根据的。但是,在表现手法上,陆游的现实主义诗篇也自有其特点。 【关键词】: 陆游、爱国情怀、诗歌、艺术 【正文】: 陆游,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南宋诗坛领袖,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誉。他的诗篇抒写了杀敌报国的豪情和对敌人、投降派的仇恨,诗风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有很高的思想、艺术成就,饱含着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在思想上,爱国爱民,在内容上,抒写国事与民生,在艺术上,以幻想梦境的形式寄托报国理想,探寻自我理想的表达方式。与同时期其他诗人作品相比,陆游诗的最大特色是饱含着炽热的爱国情怀,本文尝试从以下五个方面去追溯一下其中的根源: (一)、生平事迹 陆游,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的生活经历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125-1170):是从少年到中年(46岁), 为读书学诗、科举失意、初仕罢归时期,这一阶段存诗200首左右。 陆游出生时,是一个国势衰败、异族入侵、内忧外患的年代,金人大举南侵,陆游的家庭随皇帝一路南逃,外族的入侵、本族统治者的无能,使幼年的陆游饱尝兵荒马乱之苦。生活安定下来之后,在童年生活的艰辛和长辈抗敌激情激励下,埋头苦读,写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诗句,他期望有朝一日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 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陆游29岁,他前往京城临安参加“锁厅试”,他以扎实的经学功底和才气横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陆阜的赏识,被评为第一名, 然而,同科应试获取第二名的恰好是当朝宰相秦桧的孙子,秦桧深感脸上无光,又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于是在第二年春天的礼部会试时,硬是借故将陆游的试卷剔除。使得陆游的仕途在一开始就遭受了风雨。直到绍兴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秦桧病死,朝廷重新召见,陆游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据《宁德县志》卷三《宦绩》中记载:“陆游,字务观,即放翁也┅┅绍兴二十八年任邑薄,有善政,百姓爱戴”。公元1163年,宋孝宗即位,赐陆游进士出身。此期间,曾担任多种官职,但因朝局腐败,投降派当权,他在和投降派斗争中处于下风,只能在诗词中表达抗敌的志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排斥打击,并未得到抗击金人,实现理想的机会。 第二阶段(1170-1189):这是他入蜀从军、东归宦游、再遭免职的时期,前后近20年,存诗2400余首。这一时期是他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的时期,也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 1170年入蜀任菱州通判。1172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任干办公事兼检法官,远至南郑前线,投身军旅生活,亲临前线,他亲眼目睹了抗金将士的战斗热情,也使他了解了北方人民在金人统治下的悲惨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忍死望恢复”(《关山月》)的急切心情,这就使他更加迫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