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自然地理概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实习区概况 第一节 秭归县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中国地质大学三峡实习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县城茅坪镇,实习区范围主要位于包括了秭归县境内、另有一小部分位于宜昌夷陵区。 秭归地处湖北省西部,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大坝位于新县城茅坪镇下游仅1公里。 全县辖7镇5乡,分别为茅坪镇、屈原镇、归州镇、沙镇溪镇、两河口镇、郭家坝镇、杨林桥镇,以及水田坝乡、泄滩乡、磨坪乡、梅家河乡、周坪乡。全县目前共有202个行政村、7个居民委员会,1182个村民小组、43个居民小组。 全县总人口约39.5万人(2005),国土面积2427平方公里。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53亿元,比2002年增长9%,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23亿元、8.69亿元和8.61亿元。 图 SEQ 图 \* ARABIC 0秭归县行政区划图 图 SEQ 图 \* ARABIC 0秭归县行政区划图 秭归矿产资源丰富,县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0多种,为全国重点产煤县、湖北省重点产金县,铁矿的总储量达1.39亿吨,硅石储量达亿吨以上,石灰石遍地都是。 水力资源丰富,长江横贯县境,8大溪河水系水电开发潜力巨大,水能理论蕴藏量17.2万千瓦,中小型水电站星罗棋布,秭归已成为全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县,是全国农村水电中级电气化建设试点县。火电装机3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8亿度。 全县耕地面积2.39万公顷,多以荒山林地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近些年,大力发展多种经济和市场农业,全县基本形成了高山烤烟和反季节蔬菜、中山茶叶和板栗、低山柑桔的农业生产基地格局,高效经济林面积达28万亩。农特资源丰富多样,盛产柑桔、茶叶、烤烟、板栗、魔芋,脐橙、锦橙、桃叶橙和夏橙号称“峡江四秀”,尤以脐橙盛名,全县脐橙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因为规模大、品质好,因此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脐橙之乡”,并多次获得优质水果金奖和中华名果称号。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三峡工程兴建以来,秭归经济和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农业产业建设成效明显,工业骨架基本形成,旅游经济效益逐年增长,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 秭归于1994年被国务院列为“长江经济开放区”,1995年被命名为“中国脐橙之乡”,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2001年被湖北省评为优秀旅游县,2002年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文明县城”,同年获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现在秭归人民正为实现“特色农业大县、精品工业强县、三峡旅游名县、库区经济富县”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二节 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 一、自然地理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是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第一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8?至111?0?,北纬 30?38?至31o11?。 秭归东与宜昌市夷陵区的三斗坪、太平溪、邓村交界,南同长阳的榔坪、贺家坪接壤,西邻巴东县的信陵、平阳坝、茶店子,北接兴山县的峡口、高桥。东南至太阳坪,与宜昌、长阳接壤;东北至五指山,与宜昌、兴山接壤;西南至香炉山,与巴东、长阳县接壤;西北至羊角尖,与巴东、兴山接壤。 县境东起茅坪镇河口,西至磨坪乡凉风台,东西最大距离66.1公里;南起杨林桥镇向王山,北至水田坝乡懒板凳垭,南北最大距离60.6公里。 长江流经巴东县入境,横贯县境中部,流长64公里,于茅坪河口出境。长江由西向东将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江北北高南低,江南南高北低,呈独特的长江三峡山地地貌。 全县总面积2427平方公里,其中高山区为728.1平方公里,占30%,半高山区1332.4平方公里,占54.9%,低山区为66.5平方公里,占15.1%。整体呈“八山半水一分半田”的格局。 秭归地处中国地形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川东褶皱与鄂西山地在此会合,境内山脉为大巴山、巫山余脉,地形起伏,层峦叠嶂。整个地势四面高、中间低,大致呈盆地地形,盆地边缘整体为西南高、东北低。 全县最高峰为云台荒,海拔2057米,最低点位于茅坪河口,海拔仅有40米。平均海拔 800米。 秭归山多峰高,有五指山、马营山、天兴山、梨子山、凉风山、香炉山、向王山等7条主要山脉。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有128座,其中1000米以上的有87座,2000米以上也有两座。县域各边界均较高,其中东部边境扇子山海拔1920米,南部边境云台荒海拔2057米,西部边境凉风台海拔1700米,北部边境懒板凳垭海拔1645米。 地势较低部分为中部的长江谷地,其中泄滩河口海拔63米,归州城(屈原镇)西的吒溪河口海拔57米,香溪河口海拔56米,在茅坪镇附近,长江河床已经下切至海平面以下。 二、气候 秭归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因受秦岭与鄂西山地屏护,气候比较温和,是湖北著名的冬暖区和甜橙栽培的最佳适宜区。同时由于县内受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