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波粒二象性张.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爱因斯坦 康普顿 光电效应以及康普顿效应等无可辩驳的证实了光是一种粒子. 光到底是一种波,还是一种粒子呢? 减弱光源,直到只剩下一个光子 图4-3-3 光的双缝干涉 短 长 曝光时间 结论 1、图片呈现杂乱无章的几个亮点清晰的显示了光的粒子性. 2、亮点在感光片上形成模糊的亮纹,形成了干涉条纹。说明了波动性是每一个光子的属性。 并且每一次光子落在亮条纹的可能性大,落在暗条纹处的可能性小。 干涉条纹是光子落在感光片上各点的概率分布的反映。光是一种概率波。 光的波粒二象性: ⑴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 ⑵ν高的光子容易表现出粒子性;ν低的光子容易表现出波动性. ⑶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表现为粒子性. 希腊字母: ν 读[nju:],音同new 1672 牛顿 微粒说 T/年 惠更斯波动说 1690 麦克斯韦电磁说 1864 1905 爱因斯坦光子说 波动性 粒子性 1801 托马斯·杨 双缝干涉 实验 1814 菲涅耳 衍射实验 赫兹 电磁波实验 1888 赫兹 发现光电效应 牛顿微粒说占主导地位 波动说 渐成真理 ………. 光的本性 微粒说 牛顿 光的直进反射 弹性粒子 波动说 惠更斯 干涉、衍射 光是一种机械波 电磁说 麦克斯韦 真空、横波、速度 电磁波 学说 代表人物 依据 观点 光的本性 光的本性 二、光子的能量和动量 分析: 得: 1.动量和能量是描述粒子的 2.频率和波长则是用来描述波的.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 * 可编辑 可编辑 4.3 光的波粒二象性 高中物理·选修3-5·教科版 1.光的散射 光在介质中与物质微粒相互作用,因而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散射. 1923年康普顿在做 X 射线通过物质散射的实验时,发现散射线中除有与入射线波长相同的射线外,还有比入射线波长更长的射线,其波长的改变量与散射角有关,而与入射线波长和散射物质都无关。 2 康普顿效应 一.康普顿散射的实验装置与规律: 晶体 光阑 X 射线管 探 测 器 X 射线谱仪 石墨体 (散射物质) j ?0 散射波长? 康普顿正在测晶体对X 射线的散射 按经典电磁理论: 如果入射X光是某种波长的电磁波,散射光的波长是不会改变的! 康普顿散射曲线的特点: 1.除原波长?0外出现了移向长波方向的新的散射波长? 。 2.新波长? 随散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散射中出现 ?≠?0 的现象,称为康普顿散射。 波长的偏移为 =0 O j =45 O j =90 O j =135 O j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 (A) 0.700 0.750 λ 波长 . . . . . . . ?0 ? 二、经典电磁理论在解释康普顿效应时遇到的困难 2. 无法解释波长改变和散射角的关系。 1. 根据经典电磁波理论,当电磁波通过物质时,物质中带电粒子将作受迫振动,其频率等于入射光频率,所以它所发射的散射光频率应等于入射光频率。 三、光子理论对康普顿效应的解释 康普顿效应是光子和电子作弹性碰撞的结果,具体解释如下: 1. 若光子和外层电子相碰撞,光子有一部分能量传给电子,散射光子的能量减少,于是散射光的波长大于入射光的波。 2. 若光子和束缚很紧的内层电子相碰撞,光子将与整个原子交换能量,由于光子质量远小于原子质量,根据碰撞理论, 碰撞前后光子能量几乎不变,波长不变。 3. 因为碰撞中交换的能量和碰撞的角度有关,所以波长改变和散射角有关。 四.康普顿散射实验的意义 (1)有力地支持了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 (2)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光子具有动量” 的假设; (3)证实了在微观世界的单个碰撞事件中, 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仍然是成立的。 康普顿的成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他早期的几篇论文中,一直认为散射光频率的改变是由于“混进来了某种荧光辐射”;在计算中起先只考虑能量守恒,后来才认识到还要用动量守恒。 康普顿于1927年获诺贝尔物理奖。 1925—1926年,吴有训用银的X射线(?0 =5.62nm) 为入射线, 以15种轻重不同的元素为散射物质, 五、吴有训对研究康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